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桃園市〉經濟力指標居六都之首 鄭文燦甩歷史包袱 打造青創最愛的亞洲矽谷

桃園市〉經濟力指標居六都之首 鄭文燦甩歷史包袱 打造青創最愛的亞洲矽谷
專攻物聯網、自駕車、資安、智慧製造等領域的虎頭山創新園區,是桃園市發展下一代創新產業的其中一塊重要拼圖。

鄭閔聲

焦點新聞

攝影/吳東岳

1243期

2020-10-14 11:33

今年三十九歲、擁有化工與材料工程博士學位的張旭賢,從位於中壢的南亞技術學院畢業後,就一直在台北與新竹兩地往返打拚;對他來說,桃園只是學生時代的遙遠回憶,完全沒料想到,自己的人生將會與這座城市重新產生緊密連結。

二○一九年,張旭賢與大學就熟識的中原大學校友陳柏瑜決定辭去工作,運用共同鑽研半輩子的淨水用過濾薄膜材料,自行創業。但兩個實驗室出身的理工男,對商業模式規畫,以及法律、財務、行銷等知識一竅不通,甚至連到哪裡申請創業貸款都不清楚。
陳柏瑜母校中原大學的產業加速器暨育成中心與桃園市青年事務局,這時適時扮演創業嚮導角色,協助他們確定商業模式、申請中小企業青創貸款,一直到參加教育部青年發展署主辦的創新創業競賽獲獎,「中原大學幫我們完成了從零到一的那一步。」張旭賢說。


一九年七月,兩人創辦的「膜淨材料有限公司」進駐桃園市青創指揮部,隨後又在龍潭區租下一間兩層廠房,一樓建置自動化薄膜生產線,預計今年底將有產品問世;二樓則暫時當作四位員工的「男生宿舍」。相隔十多年,張旭賢與陳柏瑜再次成為「桃園新住民」。

 

桃園

 

鼓勵青年移居 青創基地助創業   「軟性」議題也能圓夢


 
「桃園不只提供很多創業的協助,周邊產業聚落也很多元。以這裡為基地,我們希望把產品賣進台積電、友達這類大企業,讓台灣的工業用淨水設備可以不必再仰賴進口。」一身工程師裝扮的張旭賢,還不太習慣用「創辦人兼執行長」身分說明願景,但坐在桃園市安東青創基地的他知道,自己與身旁的陳柏瑜,正扎扎實實朝目標前進。


台灣心輔犬培育團隊創辦人暨執行長陳奕君,也選擇在桃園實踐理想。「能幫助像自閉症或過動症等類身心障礙人士降低憂慮焦慮、增進社交能力的『心輔犬』,已有好幾十年歷史,我們希望訓練流浪犬幫助有特殊需求的人們學習,也讓狗狗更適應這個社會。」她說。


陳奕君與身兼訓練長的創業夥伴鍾皓羽,在一八年萌生以培育心輔犬,一口氣回應「特殊教育」與「流浪犬」兩項社會議題的念頭,希望創立自給自足的社會企業。


陸續接受不同單位輔導後,她們選擇進駐桃園青創指揮部,在今年獲得桃園社會企業創業競賽亞軍,並正式設立公司;目前已培訓出三隻性格各具特色的心輔犬,與不同專業團體共同開發特殊教育課程,服務逾五千二百人次。

 

張旭賢與陳柏瑜

張旭賢(右)與陳柏瑜研發的薄膜,可在短時間內隔絕液體中的細菌與雜質,能作為工業淨水設備,也可讓戶外活動者、貧窮國家兒童獲得安全飲用水。(攝影/吳東岳)


「我們關注的議題比較『軟性』,在營收、創造就業機會這些指標上的成效,相對不會那麼快。但在桃園還是能獲得非常多資源,從財務、法務的顧問諮詢到媒合產官學界的合作對象,都是我們迫切需要的。我覺得桃園是一個鼓勵多樣性的城市。」陳奕君說。


根據二○二○年《今周刊》六都永續城市調查,桃園市總分排名六都第二,在經濟力指標上,更高居六都之首。桃園得到高分原因來自「公司登記新設家數」、「失業率」等硬指標,以及桃園市民主觀認定「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建設有進步」、「工作機會足夠」、「整體商業市場景氣活絡」。


一五年「聯合國發展高峰會」通過的永續發展目標第八項:「促進包容且永續的經濟成長,達到全面且有生產力的就業,讓每一個人都有一份好工作。」桃園市為達成這項指標所做的努力,除了大力吸引台商回流投資,以及桃園航空城等大型計畫,還包括鼓勵青年落腳桃園創業,在當地創造多元就業機會。

 

連結在地資源 驅使產業創造價值  賦予城市生命力  

 

主管業務的桃園市青年事務局局長顏蔚慈指出,桃園目前設置三座青創基地,至今招募超過一百三十組團隊進駐,每季產值超過二千五百萬元,市府共協助創業者取得新台幣一億三千萬元創業資金;未來,青年事務局將持續鼓勵與在地連結的創業計畫,增加創業服務的深度與廣度,希望將桃園市打造為宜居宜業的永續城市


一八年六月進駐桃園安東青創基地的阿特發互動科技(AR2VR)創辦人蔡寶德,兩年多來,已經用自己的新創事業,為在地的教育與產業發展作出相當貢獻。


蔡寶德的事業基礎,是開發出一項讓任何人都能輕易上手製作、欣賞虛擬實境(VR)影片的軟體工具。他在青年事務局媒合下,協助桃園各級學校教師設計教學課程,也替在地觀光業者製作體驗影片,「我想打破VR很困難的印象,讓學生提前熟悉這項實用新科技,未來他們就知道VR能幫忙解決問題,創造更多不同可能。」他說。


「永續的經濟力,是透過創新,讓經濟持續成長、就業機會增加。所以我們有專注自駕車、物聯網的虎頭山創新園區、青埔的亞洲矽谷創新研發中心,也有像安東、中壢青指部這樣的小型基地。」桃園市市長鄭文燦這段話,說明桃園用大力鼓勵新創,回應「促進包容且永續的經濟成長」這項永續發展指標。


就業機會增加,自然會帶動人口流入。為了讓「經濟移民」在桃園安居,桃園市府規畫自行興建一萬二千戶社會住宅,並大幅增加公立與非營利幼兒園名額,搭配就業、生育、育兒津貼,盡力營造讓年輕人無後顧之憂的空間。

 

陳奕君與鍾皓羽

陳奕君(中)與鍾皓羽(右)培訓的心輔犬「墨墨」,能參與身心障礙者學習課程,也能指導一般學童如何與動物正確相處。/陳弘岱)

 

蔡寶德

蔡寶德開發的虛擬實境工具,能讓學生與一般民眾輕鬆體驗VR影片,熟悉科技後得以引進不同領域創造效益。(圖/AR2VR提供

 

翻轉歷史包袱 投入綠色創新  讓環境成為下一代資產

 

發展經濟與維護環境之間,長期存在矛盾關係。尤其工業產值居全國之冠的桃園市,過去不時發生工廠違法排放廢水、土壤與農作物遭重金屬汙染等亂象,未來該如何在兩項同樣重要的永續指標間,找到平衡?


「桃園市需要翻轉歷史包袱,建立環境不是負債,而是資產的觀念。所以相對於經濟力,我們在綠色生產、工業減汙、空汙與水汙防治、土壤與海岸的保護,都做得比過去更多。」鄭文燦舉例,桃園升格直轄市前,汙水下水道普及率僅五%,但在他任內已經提升至二四%;對於因鄰近電子業聚落,而常傳出汙染的南崁溪與埔心溪,市府也推出銅離子總量管制,引導企業更新設備,降低對環境的衝擊。


「我的施政目標,是讓下一代在各方面都能擁有良好、健康的發展環境,絕不會經濟掛帥,卻忘了環境。所以對環境汙染較小、屬於『下一代』的產業,才會是我們全力投入的目標。」鄭文燦話說了一圈,又回到了鼓勵新創這個主題。


讓追求不同理想的人們,都能找到定位與資源,再依各自專業,為周遭環境做出貢獻,這是任何一座期望能永續發展的城市,都需要的驅動力。

 

鄭文蔡

延伸閱讀
「2020桃園國際採購商機大會」零接觸拓銷全球
「2020桃園國際採購商機大會」零接觸拓銷全球

2020-09-29

桃園市發表推動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自願檢視報告(VLR)
桃園市發表推動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自願檢視報告(VLR)

2020-09-28

鄭文燦:嚴正抗議要求正名!桃園不接受國際組織「市長聯盟」矮化台灣
鄭文燦:嚴正抗議要求正名!桃園不接受國際組織「市長聯盟」矮化台灣

2020-09-27

桃園市政府兼顧綠能與生態環境 審慎推動埤塘光電
桃園市政府兼顧綠能與生態環境 審慎推動埤塘光電

2020-07-31

航空城、「亞洲.矽谷」…桃園邁向智慧城市 鄭文燦:努力實現北北桃首都生活圈
航空城、「亞洲.矽谷」…桃園邁向智慧城市 鄭文燦:努力實現北北桃首都生活圈

2020-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