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杏輝等三家列黑名單 國產藥廠頻出包 政府該罰多少才會怕?

杏輝等三家列黑名單 國產藥廠頻出包  政府該罰多少才會怕?
杏輝在今年9月,1個月內下架20款藥品,包括眼藥水、痔 瘡藥膏、感冒糖漿等日常用藥。

李佳穎

焦點新聞

攝影/劉咸昌

1242期

2020-10-07 10:46

衛福部食藥署在九月,一口氣公布三家國內知名藥廠為「嚴重違反GMP藥商」,此次查出的不合格品,幾乎是藥局與各醫療院所常見的日常用藥,藥品安全出了什麼問題?

台灣國產藥連續出包,自今年九月起,世達與杏輝兩家GMP(優良製造標準)藥廠連續查出大批不合格藥品。九月三十日,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公布「嚴重違反GMP藥商」,杏輝、世達與博謙生技三家藥廠,今年共有三十三項藥品遭驗出不合格,被列入「黑名單」。

 

安檢未過  藥效打折扣 問題癥結在稽查人力不足

 

此次查出的不合格藥品包括胃藥、暈車藥、感冒藥、眼藥水、痔瘡與青春痘乳膏,幾乎是日常用藥,有些是民眾可自行到藥局購買的成藥,有些是須經醫師開立的處方藥。

 

第一線藥師紛紛表示,這些問題藥品多半是未通過安定性試驗,即藥品效期未到,效用卻低於九成,使用療效恐怕大打折扣,而「學名藥是台灣健保重要的基礎,很擔心民眾對國產藥失去信心。」

 

對於國內GMP藥廠接連出包,民進黨立委林淑芬認為,這凸顯出台灣藥政管理出現漏洞,並直指食藥署未能有效裁罰、嚇阻是主要原因;部分第一線藥師則認為,稽查人力長期不足,才是問題癥結。

 

時間回到九月二十八日,食藥署公布「黑名單」前兩天,林淑芬在立法院質詢食藥署長吳秀梅:「杏輝還有沒有其他品項有問題?有沒有其他藥廠有類似問題?食藥署有沒有掌握?」而吳秀梅當場並沒有回應。

 

其實,食藥署早在例行性稽查時便發現問題。食藥署品質監督管理組簡任技正陳映樺表示,食藥署於今年六月底即發現世達的藥品製程異常,因此要求世達先停止七款藥品的生產線,而七月稽查杏輝時,食藥署也發現六款藥品不合格,此後要求兩家公司全面自主清查,才又分別發現另外六款及十四款不合格的藥品。

 

原料藥廠博謙生技,則在七月被發現原料藥的無菌模擬充填試驗結果造假,但博謙在遭稽查時聲明,該生產線近三年沒有正式製造與生產。

 

陳映樺表示,食藥署於八月及九月分別針對世達與杏輝祭出裁罰,要求停止部分生產線,並因違反《藥事法》,處以三萬元至兩百萬元的罰鍰,若兩個月內未能全數下架,則可開罰二十萬元至五百萬元;業者若能在期限內改善,並經食藥署突擊檢查通過,便能恢復生產,並從「黑名單」移除。

 

「輕輕放下得太離譜了!」林淑芬列舉《藥事法》當中的相關規範,杏輝是以違反五十七條的GMP條款處以三萬元至兩百萬元的罰鍰,而未以二十一條的劣藥條款處以六萬元至五千萬元罰鍰,根據《藥事法》二十一條對劣藥定義,至少符合「所含有效成分之質、量或強度,與核准不符者」,應依此開罰。而地方衛生局的開罰金額多半從十萬元起跳。

 

近年來,藥品生產出問題引發民眾關切,當屬二○一五年四月,鄭杏泰胃達樂散、正長生健胃散在內的三十八家藥廠的胃藥發生違規添加碳酸鎂、碳酸鈣等工業級原料的情事。監察院事後提出調查報告指出,違法添加的三十八家藥廠僅依違反GMP條款罰鍰,其中還有二十七家的罰鍰在七萬元以下,而非以違反劣藥條款處置。

 

陳映樺則說明,食藥署擬定的違反GMP裁處準則,主要是依照三年內遭裁處次數決定,至多四次,次數愈多,金額愈高;再以缺失項目多寡,以二十項為一個級距,至多八十項,來加權裁處金額。

 

她並表示,杏輝的藥品到底發生什麼問題、是否符合《藥事法》的劣藥標準,有待食藥署複查與地方衛生局進一步判定,開罰方式也遵照各地方衛生局的行政裁量權。

 

除了罰責過輕的疑慮,監察院也曾多次在調查報告中質疑人力問題,二○一五年的調查報告就寫到:「食藥署目前所屬三十四位GMP查廠人員⋯⋯,且其中二十二位屬聘用人員。」

 

品項繁多  現行採重點抽查 食藥署:歐美日本也這樣做

 

對此,食藥署品質監督管理組組長遲蘭慧解釋,台灣目前有一四六家GMP西藥製藥廠,一年製造超過六千款西藥,而食藥署已有四十五位專職稽查人員;食藥署根據藥物的有效期限,每廠約二至四年會進行例行性查廠,近日多起問題藥品事件都是主動稽查的結果,去年已稽查超過一四○廠次,人力堪稱足夠。

 

不過,遲蘭慧亦指出,即使人力看似充足,但藥廠規模龐大、品項眾多,食藥署只能透過抽查方式處理,抽查方法並非以總生產量的比例計算,而是依照各廠的狀況擬定抽查方式與重點項目抽查。「美國、歐盟、日本也都是這樣做!」 遲蘭慧強調。

 

她也補充,一般稽查的抽查方式包括書面審核、檢查廠內外狀況與生產流程,另請廠商自行提供實驗數據;食藥署會依照風險層級,針對高風險的類別優先抽查,例如無菌試驗與生產流程的檢查頻率就會比較高;若署內有偵查到特殊狀況或是接獲投訴,也會另外進行專案檢查。

 

依過去經驗,食藥署主動抽查與業者自主管理仍難以確保用藥安全,尤其在現行準則下,行政裁罰顯得消極怠慢又毫無刑責,只要罰錢、改善就能了事,無法形成嚇阻效果,食藥署須加強稽查強度與裁罰力道,時時更新風險評估與檢查內容,才能消除黑名單。

 

《藥事法》21 條劣藥定義

延伸閱讀
杏輝等三GMP藥商遭列黑名單 你吃的藥安全嗎?藥師教你四招避免偽劣藥
杏輝等三GMP藥商遭列黑名單 你吃的藥安全嗎?藥師教你四招避免偽劣藥

2020-10-05

雙鋼印口罩明天開賣!盒裝11月上路 食藥署強調:藥局搶先販售就停配
雙鋼印口罩明天開賣!盒裝11月上路 食藥署強調:藥局搶先販售就停配

2020-09-23

杏輝又出包! 暈船藥、皮膚炎、結膜炎等14款藥品下架
杏輝又出包! 暈船藥、皮膚炎、結膜炎等14款藥品下架

2020-09-22

糖尿病藥疑含致癌物 食藥署要求逐批檢驗
糖尿病藥疑含致癌物 食藥署要求逐批檢驗

2020-08-24

放久恐致癌! 食藥署宣布8/1起36款胃藥全禁
放久恐致癌! 食藥署宣布8/1起36款胃藥全禁

202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