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勞健保雙漲 企業估成本增逾300億

勞健保雙漲 企業估成本增逾300億
▲健保漲定了,民眾荷包又要縮水。

中國時報 洪凱音

焦點新聞

中國時報報資料照片

2020-10-04 15:59

隨著明年企業經營法定成本將大增,工總祕書長蔡練生表示,歐、美疫情二次來襲,全球景氣明年恐怕更加嚴峻,雖然央行推估明年台灣經濟成長率有3.28%、亞洲四小龍最好,但好景只集中在少數半導體、科技產業,但傳產、機械、旅遊還是「慘兮兮」,對受疫情波及或微利產業來說,基本工資已經要調升了,現在又面臨勞保、健保費率雙漲,恐怕成了壓倒它們的最後一根稻草。

 

基本工資即將調升,現在又傳出勞保費率有可能調升0.5個百分點,並預估健保費率由目前的4.69%調升至5.23%的情況下,合計推估雇主明年新增法定負擔將逾345億元。

 

蔡練生表示,勞保潛藏負債高,已有破產危機;健保財務壓力也相當沉重,勞、健保費率要調漲,產業了解「這是必然趨勢」。但加計基本工資三大項目法定成本一起調整,在疫情的不確定因素下,對企業負擔實在太沉重,很難達成政府要產業「共體時艱」的要求。

 

在此同時,目前財政部、環保署已著手研擬,針對碳排放量,對企業開始課徵碳稅。

 

對此,蔡練生表示,若基本工資、勞保、健保三項法定成本一起調漲,碳稅或其他稅賦可以延緩實施,不要一次增加太多成本,這對企業來說,實在「吃不消」。

 

※本文授權自中時新聞網,原文見此

 

 

健保藥物好便宜  原廠藥退出台灣

 

台灣GMP藥廠近年頻出包,但原廠藥又陸續退出台灣,民眾用藥選擇相對變少,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醫療政策委員會召委吳國治醫師,將問題拋向健保藥物的給付制度。

 

吳國治指出,台灣製藥廠生產的大多是專利到期後的藥物,不似國外有專利技術保障,各家廠商為了衝銷售量,就會削價競爭,「藥效也就跟著打折」,以使用20年的抗憂鬱藥物「百憂解」為例,健保藥價從2008年1顆49元,如今過了專利期,國內14家藥廠提供相同成份的學名藥,一顆剩不到2元。吳也指出,藥廠獲利能力變差,相對就不願意投資提升品質的機器,器材老舊也會影響藥物的良率。

 

吳國治還說,現行健保藥物給付制度下,國外原廠藥價格與國產一樣,過低的醫療給付,不僅會趕跑國際大廠,讓台灣民眾少了可用的好藥,還可能迫使一些藥廠不顧藥品安全,變更包裝、主成分,只為削減成本。

 

藥師教你如何選好藥

 

長期服用偽劣假藥將戕害人體,奇美醫學中心藥劑部總藥師朱麗鈴教導民眾如何提高警覺,利用外包裝與藥品外觀初步辨識偽劣藥,為自己與家人的健康把關。

 

提醒一:檢視藥品包裝是否有完整的標示

 

朱麗鈴表示,凡是經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核准製造、輸入的藥物,依規定都要在標籤、說明書或包裝上,分別刊載廠商名稱及地址、品名及許可證字號、藥品分級類別、製造日期或批號,包含主要成分含量、用量、用法與適應症或效能、副作用、禁忌及其他注意事項,若藥品標示不清,較可能是不合格的藥品。

 

提醒二:檢視藥品包裝是否完整

 

現行許多處方藥物,外包裝有防偽標籤,有時也會定期更新以避免仿製。朱麗鈴說,民眾拿到藥品可檢視藥品外盒品質、圖案是否清晰、色彩是否均勻,來做初步辨識。

 

提醒三:查看藥品外觀

 

朱麗鈴說,真藥顆粒均勻、不易碾碎,並能迅速溶解,而偽藥顆粒通常容易大小不一,較易褪色、碾碎,碾碎後有澱粉粉樣感覺,錠劑融解速度緩慢,往往容易產生變色、沈澱、發霉與腐敗。

 

提醒四:勿到非正規場所購買藥品

 

朱麗鈴最後也提醒民眾,民眾若身體不適或有醫療需求,應先行就醫,由醫師診斷後開設處方,再將處方簽交給合格的藥師調劑,切忌自行購買或使用來路不明的藥品,以免發生無法預期的副作用。

延伸閱讀
濫用醫療...醫院淪為「托老院」 醫呼籲「健保必須漲」:首長官員眼中只有選票
濫用醫療...醫院淪為「托老院」 醫呼籲「健保必須漲」:首長官員眼中只有選票

2020-09-28

勞退、勞保、國保3筆退休金怎麼領?領多少? 線上試算就知道
勞退、勞保、國保3筆退休金怎麼領?領多少? 線上試算就知道

2020-09-25

勞保瀕破產,假如月退金縮水1/3,該怎麼辦?這招幫你補缺口:每月多領1.2萬
勞保瀕破產,假如月退金縮水1/3,該怎麼辦?這招幫你補缺口:每月多領1.2萬

2020-09-23

勞保年改喊卡 無具體期程
勞保年改喊卡 無具體期程

2020-09-18

勞保基金 負債年增5600億 年度最新精算 破產在即
勞保基金 負債年增5600億 年度最新精算 破產在即

2020-09-13

勞保基金恐在2026前破產,除了多繳少領延後退以外,政府還能做什麼?
勞保基金恐在2026前破產,除了多繳少領延後退以外,政府還能做什麼?

20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