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口社會住宅是全台最大規模的社宅,也是政府規畫社宅政策的「實驗場」。
歷經一年多磨合,周邊房價與原有居民生活都未受負面影響,可以成為後續計畫的重要參考。
樹葉隨著風沙沙作響,新北市林口世大運選手村社會住宅高樓牆面,被夕陽光影撒上粉嫩色彩。三十五歲的陳靖沂抱著愛犬,陪著五十四歲、駕駛電動代步車的身障父親,沿著大片草地旁散步。在平日傍晚愜意地聽風徐行、陪伴父親,是她去年搬進社宅前,不曾奢望的幸福。
「你相信這樣一房一廳一衛的房型,加上管理費、汽車與機車停車位,每月租金只需九千一百元嗎?」陳靖沂帶著本刊記者走進十四坪大的屋子,雖然擺了大型冰箱與生活用品,加上父親的代步車、輪椅及單人床,空間還是綽綽有餘。
搬進新家圓了他們的夢 父女重聚、銀髮族開心上課
來自屏東的陳靖沂,十年前到新竹從事美容服務業時,就決定帶著行動不便的父親一同北上,就近照料,但父女倆光想租一間具無障礙設施的房屋就吃足苦頭。他們跑遍新竹,好不容易選定一戶一樓套房,房東卻在簽約前直白地說,很怕陳父突然身體不適在屋內倒下,「說穿了,就是怕影響房價。聽到這番話當然很受傷,但身障者或銀髮族租屋,本來就很困難。」她語氣平靜地說。
為了讓房東安心,陳靖沂承租了同棟樓上的套房,兩間套房月租金一萬五千元;她二○一六年在林口找到新工作,但考慮要在林口找到能容下兩人的房屋,預算勢必超支,於是她咬牙讓父親留在新竹,自己搬進僅四坪、每月租金七千元的雅房,但每月租屋支出卻沒減輕多少,仍超過一萬元。
一八年中林口社宅首次招租,成為父女重聚契機。陳靖沂順利中籤後,於隔年二月以市價六四折租金遷入,把父親接來同住,「搬進社宅,每月省下近六千元,可多存錢買房,最重要的是,父親終於不用在歧視身障的租屋市場備受冷嘲熱諷了。」苦盡甘來的她,眼睛開心地瞇成一條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