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曾1年漏掉近5億噸水,如今減少的漏水量可裝滿逾1座石門水庫!56年來首度汛期無颱,台灣如何留住更多水?

曾1年漏掉近5億噸水,如今減少的漏水量可裝滿逾1座石門水庫!56年來首度汛期無颱,台灣如何留住更多水?
石門水庫。

林信男

焦點新聞

陳弘岱攝影、水利署提供

2020-12-09 11:00

今年是1964年以來,台灣首度出現汛期無颱風,且6至9月,水庫集水區降雨量,僅有歷史平均值的2到6成,加上中央氣象局預測,受反聖嬰現象影響,明年春雨可能偏少,故桃園、新竹、苗栗及台中供水區水情燈號,自10月14日起,由代表「水情提醒」的綠燈,轉為「實施自來水減壓供水」的黃燈。

對於上述水情變化,水利署早在7月,就啟動應變措施,加強調配水源、水庫總量管制出水,並強化農業灌溉節水,截至10月初,共計節水2.8億噸、跨區調度1.1億噸,使民生、產業得以維持正常供水。

 

長期以來,台灣在山高坡陡、河短流急等先天條件限制下,很難留住雨水,過去又因輸配管線老舊、破漏,導致漏水率動輒超過20%,使台灣多次面臨缺水窘境;如今,又遭遇56年來,首度汛期無颱風、水庫集水區降雨量大減的現象,難道,乾旱終將成為台灣難以避免的宿命?

 

內憂、外患夾攻 乾旱恐成台灣宿命?

 

中研院「台灣乾旱研究:變遷、水資源衝擊、風險認知與溝通(2016-2018)計畫」內容指出,台灣的自來水漏水率,每年平均達15.6%,漏水量達4.97億噸,相當於2座石門水庫水量。

 

上述研究計畫內容也顯示,除了漏水率問題之外,包括水庫在內等蓄水設施淤積嚴重、蓄水能力退化、新建困難等因素,都可被視為台灣水資源的「內憂」;而氣候變遷造成豐水期、枯水期降雨更極端,使枯水期河川流量減少,以及不降雨天數增加,豪雨或暴雨可能增加河川輸砂量、蓄水設施淤積量等,則是「外患」。

 

值得注意的是,面對上述內憂外患,台灣並非束手無策;中研院認為,台灣仍有許多節水空間,包括降低漏水率、採取適當的水資源規劃與調適措施,都是有助台灣避免水資源風險的機會。

 

漏水率已降至15%以下 未來可望進一步降至10%

 

「我們對漏水率的改善,近年來有很大進展,像台水公司,已讓漏水率降到15%以下,這是個非常大的進展,未來的目標,希望能降到10%。」水利署副署長王藝峰說。

 

台灣自來水公司自2013年起,便透過水壓管理、修漏、主動防治漏水、管線及資產管理等4大策略,開始執行「降低漏水率計畫」,漏水率預計可從2012年的19.55%,降至2022年的13.45%,且期待能在2031年,進一步降至10%;截至2019年底,漏水率已降至14.49%。

 

▲水利署副署長王藝峰。

 

另一方面,台北自來水事業處,也持續進行漏水改善計畫,2002年,台北的漏水率一度高達28.44%,但2019年已降至12.71%。

 

根據水利署估算,2019年,台水公司減少的漏水量,約1.7億噸;北水處減少的漏水量約1.1億噸,共計減少約2.8億噸,大概是1.27座石門水庫的容量。

 

具備省水標章的洗衣機、馬桶 每年可省下逾1400萬噸水

 

王藝峰也提到,「節水三法」之一的《自來水法》(依據2016年修正自來水法第95條之1第3項),要求洗衣機、馬桶等用水器材,必須具備省水標章,才可在國內銷售;實施後,確實使台灣的每日用水量,有所減少。

 

在上述措施正式上路(2018年4月1日實施)前,水利署便評估,以國內每年銷售約70萬台洗衣機及113萬座馬桶計算,全面升級為省水標章產品後,每年可節省水量1561萬噸;由近3年數據可得知,國內洗衣機、馬桶省水標章使用量,分別從2017年的61.8萬、79.2萬,一路增至2019年的67.7萬、103.2萬(2019年節水量為1466萬噸)。

 

 

至於蓄水設施的淤積問題,王藝峰強調,水利署已於2017年,完成了曾文水庫防淤隧道,使其壽命得以延長,2016年展開的白河水庫防洪防淤隧道工程,也在2019年完工,「當年因艾利颱風重創石門水庫,我們開始進行水庫防淤工程後,便逐步完成曾文、白河,南化水庫也即將完工,我們相信,這類工程可以達到淤積減緩的效果。」

 

王藝峰稱,水利署即將啟動霧社水庫的排砂隧道計畫,石門水庫的阿姆坪防淤隧道工程,也在進行中,「我們期待,13座主要的供水水庫(編按:石門、曾文、南化、牡丹、烏山頭、霧社、白河、明德、德基、澄清湖、日月潭、仁義潭及阿公店水庫),能陸續透過這樣的工程,達到土砂平衡,讓水庫不再老化。」

 

水資源風險未完全消失 水價偏低、產業用水負擔問題仍待解

 

雖然政府在改善漏水率、延長水庫壽命等方面,已有進展,但,不可否認的是,台灣的水資源風險,並未完全消失;例如,中研院便指出,台灣平均每度(1000公升)水價為9.24元,遠低於其他國家(分別為台灣的2至10倍),導致節約用水的觀念不足;此外,都市擴張、工商發展,也讓供水負擔,變得更重。

 

對此,王藝峰回應,水價的問題,和其他資源的價格問題(例如油價),略有不同,「你可以不開車,但不能不用水」,聯合國認定,水是一項基本人權,若要調整水價,必須考量對弱勢族群的影響,是否要調整,值得再研究。

 

產業用水方面,王藝峰指出,水利署積極推動再生水及海水淡化等措施,就水情現況而言,「不會有問題」,但中長期來看,該推動的工作,就要繼續做。

 

「在使用水資源時,千萬不要誤以為自來水很豐沛,也不要以為你付得起(水費),就去浪費它,守護水資源的工作,希望民眾能和政府一起努力,讓台灣留住更多水。」王藝峰說。

延伸閱讀
被轟「史上最危險白宮主人」 川普2度遭彈劾 4個Q&A看懂他能否再戰2024?
被轟「史上最危險白宮主人」 川普2度遭彈劾 4個Q&A看懂他能否再戰2024?

2021-01-14

台積電水荒警戒升級! 看看台積最大美國對手 竟在「沙漠」設晶圓廠 怎麼搞定自家用水怪獸?
台積電水荒警戒升級! 看看台積最大美國對手 竟在「沙漠」設晶圓廠 怎麼搞定自家用水怪獸?

2020-12-10

敢與天爭水!敢調漲水價!6成國土是沙漠、一年下雨不到30天,揭開以色列不缺水的秘密
敢與天爭水!敢調漲水價!6成國土是沙漠、一年下雨不到30天,揭開以色列不缺水的秘密

2020-12-09

讓笑容洋溢在亞洲最美的友善城市 - 花蓮
讓笑容洋溢在亞洲最美的友善城市 - 花蓮

2017-08-30

來桃園地景藝術節 探索秘境之美
來桃園地景藝術節 探索秘境之美

2017-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