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代工大廠和碩宣布,將旗下持股六成的金屬機殼廠鎧勝-KY私有化,這究竟是要粉碎鎧勝賣給立訊的傳言?還是為和碩、立訊的合作留伏筆?
金屬機殼大廠鎧勝-KY(以下簡稱鎧勝),受惠於MacBook訂單節節攀升,第二季終於擺脫虧損陰影,單季每股稅後純益(EPS)一.八七元,創十一季以來新高,外界盛傳鎧勝可望拿到iPhone內構件及Apple Watch的新訂單,甚至可能接手幾款被可成放棄的iPhone鋁合金中框訂單。
豈料諸多利多加持之際,母公司和碩卻發重大訊息宣布,以每股八十七.五元、溢價二一.四%,耗資一四五億元收購鎧勝全數股權,預定明年二月將鎧勝私有化下市。在「小鴻海」立訊接連入股台灣關鍵零組件廠的同時,和碩此舉掀起市場高度議論與關注。
重訊會後,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親自上陣召開記者會,他解釋,「鎧勝慢慢往好的地方轉變,需要的條件也開始不同,比如資金、模組技術需求等等。」並列舉整併回母集團起碼有三個好處,包括有利上下游垂直整合、方便日後海外布局,以及幫助和碩加強金屬機殼領域等等。
伏筆:下市後 方便立訊入股
而和碩執行長廖賜政的一句話,也透出端倪。「比如客戶問說,要去越南嗎?鎧勝要不要去?我們還要先問程(建中)董事長,再經過董事會程序等等;如果我們是一家人,就是一句話說走就走。」
業內人士認為,和碩此次透過併購鎧勝,「高溢價就是要讓其他現有股東cash out(出場),讓和碩擁有完全的主導權。」如此在公司經營上也更容易管理。產業人士更進一步分析,「鎧勝下市後,恐怕才是故事的開始。」
由於立訊出手快狠準,接連入股或併購美律、緯創在中國的工廠,外界認為,立訊下一個目標正是鎧勝的機殼廠,這是立訊不斷「買產能」、爭取蘋果中國訂單策略下的一塊拼圖。一位電子產業分析師訝異表示,「原先以為是鎧勝會和立訊成立合資子公司,結果鎧勝先被私有化了!同時,鎧勝本身也改變了控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