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人受害的中藥鉛中毒事件,讓全國民眾驚覺政府對禁藥硃砂的庫存量與流向毫無掌握,且未強制中醫將自費藥材在處方箋上揭露,讓就醫民眾暴露在風險之中。
台中市前議長張宏年一家四口鉛中毒案,肇因於在台中市頗有名氣的盛唐中醫診所醫師呂世明,與九褔中醫診所醫師洪彰宏涉在中藥摻入禁藥「硃砂」。八月七日,兩名中醫師與供應中藥的欣隆藥業公司負責人歐國樑,遭法院裁定羈押禁見,檢方現仍持續追查硃砂入藥的原因。
為了治病、養生看中醫,反而引病上身,讓民眾人心惶惶。事件爆發後,截至九日,九十二名曾在盛唐中醫與九褔中醫看診的病患至醫院抽血檢驗,結果竟有一成五、十四人的血液鉛含量超標,顯見張宏年家族中毒,並非單一事件,而是常態性問題,進一步重創社會對中醫的信心。
一般認為用於宗教開光、繪畫的硃砂,為何成為藥材?
硃砂主要成分為硫化汞,經炮製技術「水飛」去除雜質後入藥,有鎮靜、安神作用;但也因炮製難度高,易殘留重金屬等有害物質,早在二○○五年,衛生署(現衛福部)就禁止中藥房用硃砂製造、調劑,連陳列、販售都不可;一○年更進一步禁止藥廠使用。
恐仍有黑數流通 須藉此通盤檢討所有毒劇藥
然而,遭禁十五年的藥材,竟出現在中醫師藥方裡,導致病患服用中毒,專家因而質疑,官方雖下了禁令,後續卻無相應的稽查管理措施。
台灣中醫藥品質醫學會創會理事長施純全就批評,硃砂遭禁十多年,中醫師仍可從中藥商購入,顯然主管機關對禁藥的管理出了問題,沒掌握原本合法的硃砂流向,也沒緊盯中藥商把手上的硃砂回收銷毀;加上稽查力道不足,市面上恐仍有「黑數」持續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