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央行釋放大量貨幣,反而讓一般民眾更傾向儲蓄而不是消費。
國泰世華銀行投資研究團隊,由不同財經領域專業研究員組成,以客觀、專業角度,提供金融市場研究與分析,範圍涵蓋各主要國家總體經濟、股市、債市、匯率及商品等。
上個月開放的振興三倍券,你領了嗎?是使用數位券、還是紙本券呢?不管你用什麼方式領取,只要真正投入消費,就達成了政府的目標:振興經濟。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各國政府無不採取各種方式希望能「壓疫情、救經濟」。對於投資人而言,消費券這樣簡單直白的政策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恐怕是影響深遠的量化寬鬆(QE)政策。
資金寬鬆,儲蓄率不降反升
面對史上最嚴峻急劇的衰退,物價疲軟跟就業緊縮的問題,也讓各國央行寬鬆到底,政策師出有名。就經濟學角度看來,央行政策最主要目標之一,就是希望能刺激出一般大眾的消費。民眾消費轉化成企業收入,進一步將帶來新增工作機會,讓更多人擁有消費力,經濟就會走向正向循環。
然而,貨幣供給增加並不等於貨幣需求也同步提升。就在利率愈低、央行釋放更多流動性的同時,美國個人儲蓄率反而創下歷史新高,台灣的超額儲蓄更是連8年超過10%。儲蓄率提升,代表的是民眾對未來的不安全感上升,企業行為也傾向精簡人事、撙節成本及減少投資意願。畢竟,疫情未趨緩、失業率仍高,今天衝動刷下去的一筆信用卡費用,會不會變成明天壓垮自己的最後一根稻草?誰都不敢保證(見圖一)。
另一方面,經濟活動仍冷清,已造成不少企業倒閉;銀行放貸活動趨緩、審查更為嚴格,以避免面臨更多貸款損失。量化寬鬆釋放出的貨幣難以直接灌注到企業身上,企業撐不下去的負向循環下,實體經濟就更難受惠。
越多流動性,越多資產膨脹
你可能會好奇,那麼這些貨幣到哪裡去了?答案是:金融市場─特別是股市。
相似情景就像重演金融海嘯時量化寬鬆帶來的「榮景」,風險生信心,股市背離實體經濟表現、漲得一發不可收拾。即使未來企業普遍預期獲利疲軟,但利率仍低、貨幣寬鬆的情況下,這場資金行情或將持續綻放華美的煙花。從本益比角度來看,過去平均18倍,資金行情推波助瀾下,資產價值膨脹,可能再度推升股市本益比預期達20倍以上(見圖二)。
金融海嘯過後,大家才走過一輪量化寬鬆到量化枯竭的過程。疫情未退,各國政府及央行對經濟的擔憂更甚,政策紅利不會輕易撒手。低利率創造超乎預期的流動性,「熱金融、冷經濟」的矛盾現象,恐怕還會持續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