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三則近身側寫 你不知道的李登輝 迂迴改革的哲學家總統

三則近身側寫  你不知道的李登輝  迂迴改革的哲學家總統
民主化浪潮,回應學運訴求。1990年「野百合運動」時,李登輝不但沒下令鎮壓學生,更決定在總統府接見包括范雲在內53名學生代表,接著便召開國是會議,帶領台灣邁向民主改革。

2020-08-05 11:49

大人物終於嚥下最後一口氣。在台灣,愛李登輝、恨李登輝的人都不少。他常被譽為「民主先生」,也有人認為他是「台獨教父」,甚至還有人視之為「黑金教父」;親暱一點的稱他是「阿輝伯」,至於厭惡他的,就當他「老賊」、「老番顛」,李登輝在政壇叱吒風雲一甲子,好惡褒貶者皆眾。

例如趙少康,他曾在主流與非主流鬥爭中與李登輝針鋒相對。他就認為,李登輝之於「中華民國」是過大於功的,「你如果自始至終都說你主張台獨,那我尊敬你,但李登輝卻一直偽裝他自己。」趙少康眼中的老李是個「善變」的現實主義者,「他沒堅持原則,沒從一而終,我不屑這種作法!」

 

李登輝一手將台灣從威權體制轉型為真正的民主政府,完成難能可貴的「寧靜革命」,但「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下士時」,李登輝的是非功過還沒那麼容易拍板定論。同樣地,欣賞尊敬老李的一樣大有人在,有人甚至因緣際會成了歷史關鍵事件的見證者。

 

像第一銀行前董事長黃天麟就意外參與了李登輝「戒急用忍」論的過程。黃天麟今年也已九十一歲,老人家談起李登輝之死和趙少康全然兩樣情,夫人陳雪蓮站在一旁,甚至哽咽著紅了雙眼。

 

一銀前老董黃天麟:意外參與李登輝「戒急用忍」論的成形,三番兩次拒絕出任財政部長。

 

老先生動情地說:「他是我的恩人!是知音,也是真正認真為台灣做事的人。」李登輝走的那晚,老董事長幾乎無法成眠。黃天麟嘆口氣說:「為什麼要有生命,沒有生命就好了。人生必走的路,上帝創造人,為什麼會給(生命)這樣的東西?」

 

對黃天麟來說,李登輝是個「理性」的國家領導者。老李不僅是政治家,也是學者,歷任總統沒一個像他這樣飽覽群書。有人認為李登輝權謀,禮賢下士是為了爭取政治權力,黃天麟卻認為李登輝總不斷思考著如何為台灣做更多事。

 

「他邀請我到總統府去,說要談國家的事情,並要求我寫報告給他。」黃天麟是金融專業,他老早就覺得當時台灣產業吵著要西進「登陸」,對國家發展是危險的。李登輝讀到了他的書,便立刻找黃天麟要他獻策。於是黃天麟用鋼筆寫了十頁報告,派祕書送去總統府交給總統府祕書室主任蘇志誠。「我不是寫『戒急用忍』四個字。而是提出台灣如果這樣下去,資金人才都會被吸出去。」

 

後來的事情眾所皆知,李登輝確實推動了「戒急用忍」政策,「李總統是真正知道我的人。」

 

他笑說,自己其實三番兩次拒絕過老李,李登輝甚至要黃天麟交履歷,有意讓他擔任財政部長,「但當時部長是林振國,林振國對我有恩。即使要換掉他,也不能由我來接,歹勢啦!」李登輝還悻悻然告訴陳雪蓮:「你老公怕死!」二老說著又陷入哀戚,「我們除了去年,每年會去拜年。跟他見面,我們也不用說話,因為他看了全世界的書,連科技、高科技也不例外。我們聽他講就好⋯⋯。」

 

李登輝

西進正熱時,主張戒急用忍。1996年9月,時任總統的李登輝在台灣經營者大會上提出「戒急用忍」主張。(圖/UDN.COM)

 

最解人文膽李靜宜:李登輝想讓政府首長讀日本哲學理論,她臨盆前還在翻譯艱深晦澀的文章。

 

李登輝的興趣與心之所向,或許更靠近台灣政界極其罕見的「哲學家」屬性,他這一生不斷苦思並且整理他自有系統的思想體系。

 

李靜宜曾在李登輝總統府辦公室負責機要工作,是李重要的「文膽」。老李曾說李靜宜是「最了解我的人」,李靜宜認為,「無論政治、經濟、社會,他的思考都本於他的基本哲學,從這根長出來的才是他的行動。」

 

李靜宜還記得一九九五年的那一天。那時她懷孕多時,即將臨盆,然而李登輝交辦她的事情還沒搞定。「那陣子,登輝先生在讀西田幾多郎。」西田是日本近代哲學「京都學派」代表人物。「我當時聽都沒聽過他的哲學觀。」李登輝認為西田的理論觸及人的精神、本質,是必須了解的思想,於是他稍稍「公器私用」一番,要國安局編譯組翻譯西田幾多郎的文章,準備讓政府各首長讀。

 

然而,西田的哲學論述艱深晦澀,國安局翻譯人員翻出來的文章,大概連他們自己也看不懂。李靜宜只好自己下海,查遍資料,「我要不停爬梳,包括讀過他講過的所有話,寫成一篇大家看得懂的東西。」

 

忙了許久,李靜宜終於搞定了李登輝交辦的「重責大任」,這篇稿子簡直像難產的嬰兒,琢磨許久好不容易才降世。結果到了當晚,李靜宜還真的進醫院生娃娃了,接力似地把她女兒生了出來。

 

至於,老李很重視的「西田哲學」是什麼呢?

 

「我想,他要談的是『認同』。」李靜宜說。

 

李登輝的哲學觀恢宏,對他影響深遠的經典包括倉田百三的《出家人及其弟子》、歌德的《浮士德》、卡萊爾的《衣裳哲學》、新渡戶稻造的《武士道》、基督教經典《聖經》,都是孕育他「生死觀」、「存在」和「自我否定與肯定」的巨大哲學系統脈絡。不過,「認同」,可能是他政治生命和思想中對台灣最有意義的歷史哲學思惟。

 

他自謂少年時期,「個性很極端,內心很矛盾,雖然很理性,但也有情緒性的一面,怎樣調和是個問題。」在漫長的生命中,李登輝曾是日本國民岩里政男,在日本京都帝大念過書,也曾加入共產黨又退黨。他是台灣農復會專家,又被蔣經國相中走往政治之路。當過總統、當過國民黨主席,卻被深綠獨派視為共主。

 

在老李九十七年的生命史中,包羅了台灣超過百年複雜而多情的民族認同和血脈。這些無法「選擇」的經驗,加上對「自我」意識的反思,都逼著李登輝必須從內在找到解決矛盾的辦法。

 

一九九四年,李登輝和日本小說家司馬遼太郎對談。李登輝認為台灣人四百年來,長期受到外來政權挾持,「我卻感受到不能為台灣做什麼的悲哀。」他曾說,台灣人就像聖經中〈出埃及記〉在荒野漫遊的猶太人,「長久以來做人家的奴隸,飽受外來政權的壓迫。」

 

在那個時空背景下,李登輝的說法當然引發了軒然大波,外人甚至批他自比摩西,認為他意指將帶台灣走往獨立。然而早在就讀京都帝大時,李登輝就接觸西田哲學,以西田的哲學觀為起點,逐漸將「新時代台灣人」概念鋪陳開來。他要談的是「認同」,不是「台灣統獨」議題。

 

西田的理論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叫「場所邏輯」,所謂的「場所」,不只是地理空間,場所更是結合了許多理智、情感及歷史交織的複雜場域。人無法選擇自己怎麼「出生」,也沒辦法決定「出身」,但可能像老李常引用的尼采「超人」思想昇華,「生命的本質不在於自我的生存,而是因為自我超越才展露出它的本質。」

 

李登輝晚年常說:「我是不是我的我。」必須超越過去的「我」,才可能創造公共的「我」和真正的存在。對台灣認同問題,他的態度也一樣,他確實認為台灣人必須「獨立」,但他的意思並不是「台獨」,至少不僅僅是。他像個家長或教授,希望領著台灣人從「被動」轉為「能動」,成為「具有自我統治能力的現代公民」,讓「台灣人」成為「不是台灣人的台灣人。」

 

前國大代表黃澎孝:野百合學運,國民黨開黨務革新會找方向。老李早知民主國家力量源頭,認同總統直選訴求。

 

李登輝去世後,前國民大會代表黃澎孝分享了一段往事。

 

一九九○年三月,他和蔣彥士、宋楚瑜、徐立德和鄭心雄五人向李登輝簡報「黨務革新案」。國民黨畢竟是老店,兩蔣時期的黨要怎麼革新?「大家心裡都沒個底。」會上,宋楚瑜向李登輝報告,黨中央研究的結果,認為總統選舉方式,以「間接選舉」最為有利。

 

李登輝沒直接回應宋楚瑜的建言,反而冒出一句:「我們要知道,我們的力量在哪裡?那就是在中正紀念堂廣場上的啊⋯⋯。」在場沒人知道他在講什麼,後來,身兼國民黨主席的李登輝主張總統直選。

 

原來,那場簡報的同時,中正紀念堂廣場上正聚集著「野百合學運」參與者。黃澎孝寫下:「李登輝已經領悟到:唯有讓中正紀念堂廣場上的學生,以及所有的台灣人民,直接藉著總統直選,才能發揮出民主的力量,才能徹底推倒一切反動的舊勢力。」

 

到了太陽花學運時,李登輝人不在府在家,他還是盯著新聞,聽孫女興奮地報告。「我一邊聽著,一邊開始對這些學生帶有感謝之意。」李登輝在《餘生》序言寫下:「因為他們讓大家知道,所謂的民主主義並非只是握有投票的權利,而是在人民主動參與政治時,透過監督政府才得以實現。」

 

「我不知他有沒有那麼權謀,但他覺得是對的就做了。大家以為李總統複雜,但其實他相對很單純。」李靜宜說。

 

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他說的話、做的事,有時候不仔細讀,就會覺得李登輝確實是個反復無常,看似不斷改變立場的人物。或許就像他說的,像是獨自站在觀音山上,往山崖下看,那就是坐上這個位子的孤寂。

 

李靜宜想起當年,李登輝與達賴喇嘛分享這種孤獨感,「推動改革,靠的就是這股意志力。」

 

達賴心領神會地點點頭,然後望著窗外,不禁讚歎:「景致真好!」

 

李登輝

追求超越自我,與達賴友好。李登輝和達賴喇嘛情同兄弟,兩人從政治到生命宗教,幾乎無話不談。(圖/李靜宜提供)

延伸閱讀
一國兩制是不可能的!李登輝道出「生為台灣人的悲哀」:遺憾還沒宣告「台灣是一個國家」
一國兩制是不可能的!李登輝道出「生為台灣人的悲哀」:遺憾還沒宣告「台灣是一個國家」

2020-07-31

「民主先生」李登輝與世長辭 謝金河籲:他是台灣的一座護國神山!
「民主先生」李登輝與世長辭 謝金河籲:他是台灣的一座護國神山!

2020-07-31

帶領國家走過寧靜革命 蔡英文:李登輝「讓台灣成為台灣人的台灣」
帶領國家走過寧靜革命 蔡英文:李登輝「讓台灣成為台灣人的台灣」

2020-07-30

李登輝辭世 柯文哲:他的最大貢獻,是讓台灣走向「沒辦法回頭」的民主之路
李登輝辭世 柯文哲:他的最大貢獻,是讓台灣走向「沒辦法回頭」的民主之路

2020-07-30

前總統李登輝辭世 蔡英文:他在民主歷程上的貢獻無可取代、國家的莫大損失
前總統李登輝辭世 蔡英文:他在民主歷程上的貢獻無可取代、國家的莫大損失

202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