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的股市榮景會再現?約一個星期停留在12000點,台股加權指數又小幅往上,全球新冠肺炎曲線則尚未平緩,市場無法立刻擺脫病毒陰影,台灣股市還值得期待嗎?
台灣30年前(1990年)的借款利率是10%,至2020年的借款利率水準降低至1.85%,除了2006年和2007年稍有往上調整之外, 30年來利率趨勢一直向下走。
如果仔細回顧過去台灣的貨幣供給,2009年M1B減M2年增率(用以觀察流動資金量)曾高達25%,當年借款利率則自4.25%大幅降至2.56%,加上台幣大幅升值,流動資金快速增加,對股市有利,因此使之上漲。
充沛資金穩定成長 對股市有利
2018年起,台灣流動資金又開始穩定增長,逐漸從2%上升至3~4%之間,主要是定存和借款利率持續下降,同時中美貿易戰開打。2020年起,台幣再度開始另一輪升值,流動資金穩定上升,根據央行資料,今年1至5月累計M1B年增率達7.39%,M2則年增4.35%,對股市環境是絕對有利,因此股市向上的趨勢動力仍在。
(圖表來源:央行)
新冠肺炎全球爆發以來,台股自3月低檔至今已上漲約40%,觀察類股上漲力道,先期在資金充沛下,多數類股是跌深後的反彈,不過生技股和電子股中的半導體、5G相關零件及伺服器供應,實質漲幅力道更強勁,防疫產品、疫苗和WFH(遠距上班)驅動了這些類股的動力。
回顧2008年的量化寬鬆,資金成本大幅下降,台灣企業適時得以擴張,2014年台灣上市公司全體獲利即站上1.76兆元,企業對大陸投資的獲利創新高是主因之一,約2100億元,較前一年成長49.9%,全球景氣隨之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