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供應鏈大遷徙,讓中國紅色供應鏈順勢大舉擴張,究竟是台廠競爭優勢不再,還是另有玄機?或可從蘋果的規畫布局中,找到蛛絲馬跡。
一切的故事,要從一支三百美元的iPhone開始講起。三百美元,折合台幣約一萬元,這是蘋果從來沒有進入過的低階機種領域,卻成為蘋果明年的重要計畫。
去年,蘋果推出iPhone 11系列機種,三款之中最便宜的iPhone 11,因售價僅要二萬四九○○元,終於讓蘋果銷量略有起色,但高價機種iPhone 11 Pro等銷量仍不見好轉。
中華電信董事長謝繼茂說:「三萬元以上機種,大家買氣低,蘋果一個SE,買氣就爆出來。」iPhone SE 2售價一萬四五○○元,今年四月上市,雖然官方沒有公布銷售數字,但謝繼茂從第一線的銷售狀況看出,消費者買氣更甚以往。這也說明,蘋果正面臨市場的關鍵轉變──靠技術、品牌吸引消費者的時代已經過去,CP值(性價比)才是消費者買單的關鍵。
因應改變,蘋果做了兩套作戰計畫,一是規畫更多品類的iPhone,三百美元低價iPhone就此誕生;二是因應地緣政治,直接帶領蘋果供應鏈大遷徙,扭轉過度集中中國生產、達到分散供應鏈的目的。
「蘋果若在二○二一年發表售價三百美元的新款iPhone,這不僅會讓相關供應商受益,也會帶進新的中國供應鏈。」摩根大通證券七月十四日出具一份最新報告,並預告明年下半年蘋果會推出四款新iPhone。蘋果從最早的一年推出一款機種,到現在一年要推出四款機種,這也預示了供應鏈勢必得做出調整與分配。
蘋果產能遷徙印度 組裝廠南進 兩岸供應鏈洗牌
市場人士也指出,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把成本掐得愈來愈緊,「出貨量已經來到了天花板,蘋果無法再用量來提升獲利。」而組裝廠就是第一線受到影響的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