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之前去跟一群國三畢業生演講「投資理財」後,上個月曾連續兩天到不同科技大學,向商管科系學生演講。前一次的挑戰是國三生可能完全沒有投資理財的基本概念,這次挑戰顛覆大學生在課堂上所學到的投資理財觀念。
近年演講都以「無腦理財」或「佛系理財」為主題,但這些商管科系學生當然應該要「有腦」學習,怎麼可以「無腦」呢?如果他們認同我的作法,從此不再認真上課,我豈不得罪了邀請我去演講的教授?
幾年前,曾聽到一個廣播節目上,有財經系教授痛斥我的「無腦理財」是妖言惑眾。他說,如果無腦就能賺錢,大學財經系都乾脆關門算了。不過我想問的是,念了財經系,投資就一定能賺錢嗎?顯然也不一定吧!
個人理財追求安全 工作理財追求績效
為了怕同學聽完我的演講,開始懷疑在校所學知識,所以我在一開始,就跟大家說:「今天分享的無腦理財,是用在『個人』理財上,你們在學校該認真學習的,是以後在『工作』上要用到的理財,請大家千萬不要混淆。」
我接著說:「個人理財追求的是保守和安全,但工作理財如果太保守,就很難表現出績效。」換句話說,如果這些學生以後是在證券公司自營部,或投信公司任職基金經理人,當然不能只買和大盤完全連動的ETF,而必須用學校所學,來慎選個股,以求打敗大盤,才有可能在工作上有所表現。這時,當然要在學校好好學習財務分析和技術分析。
其中一次是該校「投資學」老師邀我去課堂上演講。我早到了幾分鐘,在課堂外聽到老師正在教「技術分析」中的均線理論,希望同學能看懂技術線型,才能知道何時該做多?何時又該做空?我聽了有點尷尬,因為待會兒我會跟同學說「0056隨時都可買,根本不必懂技術分析」,這不就打臉教授了嗎?
買0056領股息,是適合用在個人理財,但不適合用在工作上,因為公司主管不會只以投資領股息為滿足,一定會希望員工必須為公司賺到價差,以追求報酬率的極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