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當代名作家鍾肇政日前逝世,他的離開,不僅是台灣的損失,也是世界的損失,透過愛爾蘭小說家,同時也是大學校長的墨利斯.曼寧吟誦〈野戰病院〉,追思這位文壇巨擘。
作家鍾肇政於五月十六日逝世,耆壽九十六歲,他的離開,當然是台灣的損失,也是世界的損失。
說是「世界損失」,未免往臉上貼金,自抬身價?
當然不!台灣文學本就是世界文學的一部分,台灣文化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如同台灣本就是世界的一部分一樣,無庸置疑。台灣之所以被不公平地對待,有時被刻意隔離於世界活動外,比如不是世界衛生組織的一員,無法參加世界衛生大會,但那是由於國際政治的扭曲,是我們不能接受的卑劣歧視。正因為我們無法接受,我們更應該讓世界知悉一位重要的台灣作家逝世的消息,文學或是文化,總能超越政治,並且留下深刻、深遠的影響。
透過接點,發揚台灣文學
台灣文學外譯,特別是英譯,行之多年,不能說沒有成績,行銷卻頗為不足。像鍾肇政英譯作品其實不少,品質也好,在英語世界卻未能獲到合理的關注重視。我們,台灣駐愛爾蘭代表處及深愛台灣文學的朋友們,認為也許愛爾蘭可以作為台灣文學與世界文學對接、對話的中介,如果不是最好的中介,至少是最好之一。
一來,英文是愛爾蘭的官方語文,再者,愛爾蘭是歐洲公認的「文學國度」,迄今共出了四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以及許多沒有得到諾貝爾文學獎,但被公認是世界文學史上的偉大作家,喬伊斯、王爾德,以及肖恩.歐凱西(Sean O'Casey)、威廉.特雷弗(William Trevor)等人。
甚至是,愛爾蘭文學「曾經是」英國文學的源頭之一:經典名著《想像的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ies)的愛爾蘭裔美國作者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曾回憶,小時候母親曾在二手書店買給他一本一九○○年出版的《英國文學史》,書中將愛爾蘭史詩《奪牛長征記》(The Tain)視為「英國文學的發端」,但在一九三○年改版後,相關章節竟不翼而飛。原來一九二二年愛爾蘭獨立之後,這部史詩不再屬於英國,於是英國重新定義英國文學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