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延燒至今,台灣已連續25天沒有本土病例,雖然亮眼的防疫成績深受國際好評,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坦言,在台灣抗疫期間,有3件事自己並沒有做好。
另一方面,隨著疫情逐漸趨緩,指揮中心也宣布,未來商務、體育、文化、旅遊等活動的管制措施,將會陸續解封。
陳時中雖被外界視為台灣此次成功防疫的關鍵人物,不過他提到,自己並未做好以下「三個決策」:
一、口罩之亂
陳時中回憶,疫情爆發初期適逢過年期間,工廠停工,但民眾紛紛因擔心而搶購口罩,甚至出現囤貨潮,政府不得不釋出戰備口罩應急,使得後來戰備口罩儲備量不足。
不過,隨著之後實名制的推行及口罩國家隊成立,一個月後口罩的供應量就逐漸回穩。
二、歐美邊境管制慢
陳時中指出,雖然當時有判斷到歐美國家往後的疫情情勢可能會超過亞洲,但沒料到會這麼快,導致邊境管制速度不夠快。
所幸指揮中心積極召回未實施管制前返國的民眾,立即要求他們居家檢疫,其中也發現了確診個案,陳時中表示,除了感謝民眾配合檢疫措施,也謝謝區里長的配合,讓社區疫情風險降到最低。
三、艦隊染疫風波
「過去艦隊、密閉的區域,對於疫情診斷的相關醫療器材本就不足,導致在外無法精確做出相關醫療判斷」,不過,陳時中說明,現今已有小型的簡易醫療儀器,可提供外島以及艦隊在航行時能夠檢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