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陳秀熙今(4)日發表最新預估,預期COVID-19(武漢肺炎)全球大流行可望在6月底接近尾聲,屆時全球每日新增確診案例將低於2500人,並持續下降,「表示這個流行波要過去了」。
但台大公衛學院也估算,武漢肺炎預期還要持續兩年,而且今年秋冬就可能捲土重來,因此在慶幸當前疫情緩和之際,台灣也應該開始為下一波疫情做好準備。
陳秀熙認為,政府規畫可以循下列三大方向,包括放寬至今疫情最輕微的公共活動或場所管制、嚴格執行大型聚會或活動的社交距離,並視情況放寬病例再生數(Ro值)偏低的國家來台旅客上限。
陳秀熙今天在公衛學院每周疫情說明會中表示,根據數據模型推算,全球每日新增確診數可望在下個月底降至2500人,甚至2000人以下,「這基本上就是這波大流行要過去,但下一波會是在冬季,還是其他的季節流行,還需要繼續觀察」。
他指出,這個模型預估說明,為何國際上開始討論現行各類限制措施解封後,該如何規畫下一步,「解封需要實證,我們要參考過去經驗」。
▲台大公衛學院預估,武漢肺炎之全球大流行可望在6月底告終。(圖片來源:台大公衛學院直播影片截圖)
台灣接下來解封的配套該怎麼做?陳秀熙認為可以循下列三個方向。
解封配套怎麼做? 疫情最輕的宜鬆綁最多
第一,若觀察全球武漢肺炎的社交群聚感染事件數,至今在各種場域的發生次數及感染人數來看,重災區是船艦、宗教活動、公司機構、長照或社會福利機構,以及運動賽事。
反觀KTV、網咖、百貨公司、國際會議等,是至今疫情最輕微的公共場域。
陳秀熙認為,「未來一兩周應該趕快去做的」,就是參照全世界疫情大流行曾出現過、感染人數程度不同的各種案例,訂出管制鬆綁不一的解封措施。
▲台大公衛學院統計,今年全球發生過的武漢肺炎重大感染,以船艦、宗教活動、長照機構等場域最嚴重。(圖片來源:台大公衛學院直播影片截圖)
第二,有效評估解封後大型聚會、活動的傳播風險
陳秀熙指出,只要做到60%的管制措施,包括拉開人群之間距離,以及發燒篩檢、接觸史隔離、戴口罩及洗手等防護措施,就能將病例再生數(Ro值),從超過2(一位確診病例感染了一位以上的其他人),壓低到1以下。
第三,有條件開放篩檢陽性率偏低國家的旅客來台
陳秀熙表示,如果是陽性率(被篩檢民眾中檢出陽性的佔比)低於0.5%的國家,政府可以考慮每日最多開放3萬人入境,而陽性率在1.5%以上的國家旅客仍嚴格限制在每天1萬人以下。
舉例來說,截至本月2日,義大利的陽性率仍有1.5%、美國是1.3%,南韓則是0.9%。
台大公衛學院院長詹長權在總結時指出,為了因應解封後的生活新常態,我們不但需要控制好台灣本身的疫情,「經濟也要好」,讓台灣「不僅身體健康,經濟活力也在」,這就需要好好思考,也是下一步國內防疫的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