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WHO)近日意外流出一份草稿文件,提到被視為COVID-19(武漢肺炎)救星的準新藥「瑞德西韋」首次臨床試驗失敗。
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國內個案數不多,目前難以對瑞德西韋的效果下結論;指揮官陳時中則說,各國進行的臨床試驗結果都有保密義務,不懂為何WHO要在此時發布此消息。
今(24)日例行記者會中,張上淳說明「瑞德西韋」臨床試驗是在多國多中心進行,他認為WHO所發布的資料,應是指中國初期臨床試驗效果不是很理想,不過報告是否夠完整還需要檢視。
張上淳提及,台灣也有參與此次臨床試驗,而試驗標準是依照國際臨床試驗執行模式,所有資料及結果都是不公開的,「任何人無法隨便看到內容,必須等到各國結果蒐集完整後,原藥廠進行資料分析、效果好壞、副作用等累加後的訊息,才會公布結果」,因此各國互相不會知道彼此的實驗結果。
不過,張上淳指出,台灣目前個案數不多,很難下任何結論,雖然曾經說過該藥蠻有機會能抗疫,但也只是少數個案的初步觀察,必須要等大規模完整臨床試驗結束,才能定論藥物效果。
「臨床藥物試驗是一連串嚴謹的過程」,陳時中強調,各國都僅是參與試驗的一部分,且都有保密義務,在原藥廠尚未揭露完整消息時,所有資料都是「瞎子摸象」。
至於WHO為何在此時發布中國臨床試驗失敗消息,陳時中表示實在不明白意義為何,就他所知,只有在藥物有造成重大傷害才會即時揭露,否則不會在臨床試驗進行中就逕自公布。
另外,關於磐石艦全部377官兵的血清檢驗結果,陳時中說目前各單位仍在蒐集資料,以及邀請各方專家進行研判,「這樣也才不會流於瞎子摸象,增加大家的困擾」,他表示結果出爐的速度不會太快,但一有消息會向國人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