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商機大爆發,美國聯合市場研究(Allied Market Research)預估,二○二五年全球電動車產業規模將達五六七二億美元(約十七兆元新台幣),面對這樣一個龐大新商機,台灣廠商有機會參與嗎?
過去,台灣汽車零組件年產值約兩千億元(新台幣,以下同),少量多樣、彈性化生產特色符合台廠製造能力,但電動車和燃油車雖然外觀相似,背後的供應鏈卻有很大不同,傳統燃油車的優勢,能延續到電動車?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經理謝騄璘表示,兩者差異主要是電池取代了油箱、馬達取代了引擎、變流器取代了變速箱……。燃油車、電動車零件數量,前者約兩萬個、後者五千個,引擎動力系統消失,電動車零組件數量變少。但汽車內裝、車體結構、車電、輪圈、輪胎等不會被取代,「台灣汽車零組件供應鏈有群聚和產能能量等優勢,電動車快速崛起,能分到一部分燃油車轉單。」
再以純電動車的核心技術,包括電池、電機和電控等「三電」來看,台灣供應鏈的強項是電機和電控。其中,和特斯拉合作十一年,供應其電動車減速齒輪、傳動軸等關鍵零件的和大工業,正是台灣電動車最具指標的老字號供應商。
「我們的電動車發展史跟特斯拉同步。」和大董事長沈國榮不諱言,從○九年和特斯拉合作,當年其電動車一年僅兩千輛,一直到一五、一六、一七年逐漸成長為八到九萬輛,去年五月快速轉變,全年交車三十六.八萬輛,特斯拉也一躍成為公司第二大客戶。
不只特斯拉,沈國榮透露,「美國F廠、英國L廠都開始量產,德國B廠電動車單子都在我們手上,也開始送樣……。」預期今年,電動車營收占比有望達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