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技術研究院今(15)日發表由經濟部科技專案支持研發的「核酸分子檢測系統」,特點是不用等到COVID-19(武漢肺炎)的病人發病或仍在感染期,而是早在潛伏期就能抓出確診病例,而且採檢後1小時就有結果。
這套系統適合佈署在機場口岸做先期過濾,或在社區過濾有感冒症狀的民眾,以收「提早發現、提早治療」的效果。
工研院推出這套系統,顯示繼口罩國家隊後,台灣針對武漢肺炎的快篩國家隊儼然成型,在工研院之外還有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結合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發,針對進入感染期病人的快篩技術。
不僅如此,工研院的「核酸分子檢測系統」獲得外國注意,已經有國家在洽談引進。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上午在記者會中表示,根據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說法,武漢肺炎在發病後5至7天的病毒量最高,加上流鼻水、鼻塞、有痰等症狀,很容易跟一般感冒混淆,因此若在感染初期就做快篩、有效控制擴散感染,就是防疫重點。
衛福部統計,目前國內武漢肺炎的確診案例中,超過86%是境外移入,顯示邊境管理的重要性。劉文雄指出,若能在機場、港口等地把關,「拒敵於境外」,可有效控制感染人數攀升。
▲目前武漢肺炎病毒的快篩檢測方式有三種,工研院技術是針對病毒的RNA分子,在潛伏期就能篩出確診。(圖片來源:工研院直播影片截圖)
工研院生醫所所長林啟萬說明,目前武漢肺炎病毒的檢測方式有三種,分別是病毒核酸分子檢測、病毒核衣殼/棘狀蛋白質檢測,以及免疫抗體檢測,可針對潛伏期、感染期與恢復期進行檢測。
他表示,工研院這套「核酸分子檢測系統」的硬體重量僅600公克,大小與易開罐相當,因此又取名為「疫開罐」,是檢測新型冠狀病毒的核糖核酸(RNA)分子,在感染初期病毒濃度尚低時就能篩檢,準確率達90%。
其次,檢驗時間僅需一小時,是現行檢測時間的1/4。
▲目前武漢肺炎病毒的快篩檢測方式有三種,工研院技術是針對病毒的RNA分子,在潛伏期就能篩出確診。(圖片來源:工研院直播影片截圖)
林啟萬在回答媒體提問時提到,工研院預計本月底申請量產、6月底試產1萬劑快篩試劑、7月底將技術轉移給合作廠商,並在年底生產100萬劑試劑。
工研院長劉文雄則提到,希望未來與衛福部疾管署合作導入這套系統,以「行動實驗室」的模式,隨時可在醫療院所或社區診所進行檢測,或在邊境進行篩檢,有效縮短等待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