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各地垃圾焚化廠,將在這兩、三年進入整修高峰期,運轉超過二十年的爐子,如何跟上當代環保標準?台灣未來該不該新建焚化爐?
過去兩年,台灣正製造出比過去更多的垃圾。根據環保署統計,二○一八年一般廢棄物總量(包含一般垃圾、巨大垃圾、資源垃圾及廚餘)為九七四萬公噸,已攀上十年新高;但一九年前十個月,台灣一般廢棄物總量達八○四萬公噸,不僅高於一八年同期總量,比起一四年同期,更多了足足三成。
必須焚化處理的垃圾,還不只一般廢棄物。一九年,台灣有一七一萬公噸的可燃性一般事業廢棄物,被送進焚化爐;全台焚化爐高達二六.一%的垃圾進場量,為事業廢棄物。
面對逐年增加的垃圾,台灣的垃圾處理量卻是一路下滑。目前,台灣二十四座營運中的垃圾焚化廠當中,二十座廠齡超過十五年,更有多達十一座焚化廠營運超過二十年,這些廠可以燒的垃圾量,只剩當年規畫的三分之二,垃圾處理效能低落。
焚化廠擺不平 爆垃圾大戰
不僅如此,台灣並非所有縣市都有焚化爐,垃圾焚化處理分配極為不均。二十四座焚化爐,有十座集中於台北市、新北市及高雄市,多達八個縣市沒有焚化處理設施。一九年,全國有三十五.四萬公噸的垃圾須仰賴外縣市處理,垃圾無處可去、引發縣市間的「垃圾大戰」,更時有所聞。
現有的焚化廠已接近不敷使用,偏偏在台灣,它還是個令人頭疼的鄰避設施,例如台中市文山廠、高雄市南區廠,一九年曾分別被媒體及環保團體點名為排放汙染源超標的空汙大戶;今年二月,新竹縣政府宣布將於竹北新建焚化爐,不僅受到居民激烈抗議,原欲舉辦的公聽會甚至臨時取消。
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下,新建焚化爐,等於和主流民意作對,實務上並不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