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走進超市、還是大賣場,都湧現滿滿的購物人潮,不少民眾都在搶購衛生紙、罐頭、泡麵等物資,不難預料是因為昨(18)天一次新增23名確診案例,尤其截至今天為止,確診病例數已累積到108例。
儘管總統蔡英文、疫情指揮官陳時中一再呼籲,民生物資充裕、無須搶購物資,但不斷排隊結帳的人潮卻未因此獲得緩解。
疫情控制已算是相對穩定的台灣,為何民眾還是陷入了「恐慌性購物潮」?
正當疫情在歐洲大陸、美國失去控制之際,台灣因為「超前部署」,不只是能自給自足口罩、酒精等防疫物資,並在明確的政令指引下,有效防堵疫情,引起全球的一片好評。
但隨著境外疫情持續升溫,在確診數突破百名之際,台灣終於在昨(18)日祭出了「限制非本國籍人士入境」的政策,卻也出現民心浮動的現象。
從昨日下班時間開始,尤其是北部地區,各大賣場像是好市多、家樂福、大潤發、愛買、全聯、美廉社等賣場,突然湧現採買人潮,衛生紙、泡麵貨櫃架上全掃空。
儘管各大賣場接連表示備貨量充足,不需要恐慌,再加上,總統蔡英文強調無須搶購物資,疫情指揮官陳時中也指出,現在暴增的並不是本土案例,因此「完全沒有恐慌的理由」。
但到今天中午為止,排隊結帳人潮仍是綿延不斷。記者實際走訪北市某一處全聯,每一條結帳走道都至少排了20多位民眾,並且手上添購的物品多為食品為主。
▲實際詢問購買民眾,排隊到結帳完畢至少要等15分鐘。(攝影/廖元鈴)
「人是需要控制權的動物」心理師分析這三大因素引發搶物資潮
諮商心理師林佳慧分析,由於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範圍跟影響力都遠超過於當年SARS,在沒有類似經驗可參考下,「人是需要控制權的動物,一旦出現了不可控的局面出現,就會容易引發恐懼、擔憂,甚至是焦躁情緒。」
她指出,現階段有這麼多的民眾會上街添購物資,很大原因是因疫情發展,讓人感到不可預期、不確定感、不可控制。由於這三大因素,開始引發情緒反應,「人都會在找身邊類似證據,證明自己的情緒反應是對的,但現在放眼望去,很多人都在上街買物資,這更加確定了焦慮、恐慌心態。」
因為情緒主導的想法,容易出現沒有經過思考的反應,尤其是本能反應,而購物又是我們可以擁有控制權的行為,「許多人第一反應就是求生,『我需要吃飽』,因此前往賣場添購食品…就算是日常添購,也會買得比平常多很多,因為會讓自己更有安全感」,林佳慧認為,這其實就是「情緒化的想法」,導致了「情緒化的行為」。
這也充足解釋,為何儘管中央不斷澄清目前疫情無須感到恐慌,民眾仍是上街搶購物資。
不要行為被情緒帶著走 心理師:3步驟可緩解焦慮感
但許多人可能並不知道自己搶購物資行動,其實是「焦慮情緒」下衍生的行為,林佳慧說到,「有些人可能覺得自己是理智思考,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焦躁」。
最簡單的察覺方式,就是從自己的生理反應觀察起,若是出現失眠、情緒敏感,或是增加了平常不會有的身體不適感(像是頭不舒服等),都很有可能是處於焦躁情緒的生理反應。
「第一步是先察覺自己的情緒,不用急著抵抗自己的焦躁情緒,先試著接受,才不會花更多的力氣」,林佳慧認為,第二步便是找出自己讓焦躁的想法是什麼。
「現在走出門,真的都沒有東西可以買、沒有東西可以吃嗎?」林佳慧表示,透過問題來驗證心中的想法是事實,還是心中的假設?藉此為自己的想法踩煞車,「一旦沒有了情緒化想法,就不會有情緒化的行為」。
最後一步則是適度的接受資訊,林佳慧解釋,有些人可能會一整天開著電視看新聞接收疫情資訊,反而增加內心焦慮感,「當然要了解疫情資訊,但是多一點了解客觀事實,並非是看了很多夾雜主觀意識的資訊」。
林佳慧也表示,現在不少人為了防疫,可能花更長的時間宅在家,但人際支持仍是相當重要,她提醒可透過通訊軟體、社交媒體,與親友聯繫、相互打氣,「安穩住身心」是對抗疫情的最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