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資本主義美國,窮人沒有生病的權利,沒有醫療保險,一旦生病,醫療帳單將壓垮全家,孩子也別想上大學了。冰冷的現實就是如此,環環相扣、代代相傳,無以改善。
我家寶寶周末持續發高燒,太平洋彼端的外公和外婆心急如焚,不停質問哪裡來的黑心父母,怎麼還沒帶去看醫生。這種時刻,台灣爺奶通常按捺不住,第一時間衝破小兒科診所鐵門,孫兒才一餐吃不下就要求醫生看看能不能吊點滴。台灣的孫,都是寶貝金孫;台灣的人命,是框金又包銀。嬌貴的台灣身軀來到美國,變成看天吃飯,隨時隨地感受「自然好」的韻律,體會生命中本就蘊含的春夏秋冬、起承轉合,什麼時候該病、什麼時候該好,都終有時,如果心急想確定何時病癒,回家問一下美國筆仙也不啻是個選項。
在美國看醫生的方式和台灣不太一樣,通常每個大人和小孩都有固定的醫師,大人通常是家醫科醫師,小朋友則是伴隨孩子一起長大的小兒科醫師。我兒子的醫師甚至他出生時就在場,因而對孩子的健康狀況可謂瞭若指掌。
在台灣,當小朋友生病了,一定是二話不說直接載去診所,醫生會就症狀當場診斷並開藥。基本上看醫生一定會有藥,差別可能在於這家診所的藥效比較強烈、那家可能輕微些,如此而已,由於台灣長輩們往往很重視看病的成效,時常叮囑醫師希望「趕快好」,醫師害怕被爺奶手刃,迫於威勢之下,時常會把藥開得重些,盡量不讓病情拖太久,以策醫師自身生命安全。
在美國,同樣生病,第一時間的處理方式一定是在家休息、觀察病情,記錄溫度和症狀,有沒有咳嗽、流鼻涕、發疹子等,接著再判斷需不需要去診所看病。如果覺得不安心,可以打電話去診所諮詢專業護理師,他們會在電話裡提供適當的照護方式,甚至幫忙判斷是否需要進診所。如果確實有需要,就會約一個醫師有空的時段,在那個時段去診所報到。
說到這裡就知道,美國的看診方式為約診制,也就是說好了才能來,再怎麼心急想破鐵門也不行。雖然麻煩且不夠彈性,但也不是沒好處。
首先,因為是預約好的,當場不需要等太久。說實話,去小兒科長時間等待是個很煩躁的過程,小兒科本身就是大毒窟,本來只是小感冒,等太久順便傳染個什麼別的,專程去更新體內感染的病毒來著;再者,既是約診制,每天看多少病人是固定的,醫師每天早上起床就不用對自己信心喊話「我今天要看一百個病人,我沒問題!」衝刺地那麼認真。心無懸念,便能花多點時間在每一位病人身上,看得仔細些,病人也會得到應有的尊重。
在美國如果是感冒發燒,或是一些的確沒藥救、只能靜待病程走完的病毒感染,醫生通常只會請病人吃退燒藥。美國最常見的退燒藥就2種,任何巷口藥局都買得到,也是家家戶戶藥櫃的常備藥品,所有在美國養過小小孩的人對此退燒藥的用法肯定都能倒背如流。在美國看醫生不太可能拿到「一包」藥回家,因為醫生不會開咳嗽藥、鼻涕藥,這些不傷身的小狀況都會「自然好」,靠著身體的免疫力復原,不需要吃藥。如果真的很不舒服,想緩解症狀,自行去藥局買非處方藥即可。
美國醫師和台灣醫師還有一項決定性的不同,那就是美國醫師會對病人承認目前遭遇到的科學極限。
舉例說明,之前寶寶連日高燒,我身為經驗老道的二胎母親,到兒科診療室將所有症狀、現象和可能排除的疾病名單和醫師討論後,醫師仔細檢查了寶寶的身體並做快篩,快篩後結果是陰性,沒有問題。最終醫師告訴我,寶寶就是病毒感染,但我們不知道是什麼病毒,也不會去探究是什麼病毒,發燒就吃退燒藥,病情如果沒有繼續惡化下去,那它就是會自己好,假如有新症狀出現,感覺好像變更嚴重了,請再立即回診。
以上這段話大概是真的,依照我理科女的理解,科學上合理,但是如果對著一般坊間台灣爺奶這麼說,爺奶會不會拆了診所的櫃檯哩?感覺很有可能,所以醫師還是隨手開些安慰劑防身比較妥當。為人母親,我當然可以體諒爺奶想扁美國醫師的心情,即便醫師說的都是真的,在手足無措的時候,對方竟然什麼都不做地叫你回家等它「自然好」,媽媽內心「人擋殺人,佛擋殺佛」之意不禁無限增生。
如果臨時生病了該怎麼辦?美國也有所謂免預約診所(walk-in clinic)和緊急照護(urgent care),這類診所是在臨時需要就醫,但可能僅是重感冒、受傷等,病情不是非常嚴重時的選擇。他們可能開到晚間8點,甚至10點,比普通5點就關門的家醫診所、小兒科診所晚得多,讓病人得以在晚上就醫,不致於走投無路。
倘若大半夜裡生了嚴重的病,面對緊急狀況,美國也有急診室(ER)可以救援。
急診室是一個隨時都很忙碌的地方,大半夜的氣氛可能比南台灣的夜市還活絡,因此為了有效幫助更多病患,很合理地,全世界的急診室都是以「現在會不會馬上死掉」來做病人排序的最高準則。
如果你今天的症狀是連夜高燒不退,去了急診室,吃了退燒藥之後,可能會被安排在某個小角落一直等一直等一直等,等得再苦也不見得等得到醫師診斷,此時很可能早已天光大亮,與其辛苦耗在急診室,倒不如在家好好休息,天亮再去一般醫院看診即可。畢竟就算去了急診室,當下沒有生命危險的話,可能具體看不了什麼,卻會收到非常實體的天價帳單,數字相當驚人。要是沒有醫療保險,去趟急診室付個一萬美金是可以預見的結果,非必要請勿嘗試。
你說這樣的等法,美國難道沒有急診室鬧事事件嗎?人到半夜總是激情,難道不會有人毆打醫師和護理師嗎?事實上真的很少見。除了美國是個警察有槍、警衛可能也有槍的地方,一看到腰間的槍套,多數人應該很快就能從激情中甦醒之外,美國人平常就很不好欺負,醫師和護理師的外貌很可能壯如陸戰隊,再加上各個長期睡眠不足、神情疲憊,你不會想喚醒他們體內的綠巨人浩克,一旦發怒,賽亞人大爆發,到底誰有生命危險都不知道,還是乖一點比較長命百歲。
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還有眼科和牙科。眼科診所同樣為約診制,只能在約好的時間前往。眼科診所一般來說還細分為成人眼科診所和小兒眼科診所,如果今天小朋友有特殊需求需要眼科治療,在家長發現異樣時,看診的第一站會是小兒科,由小兒科醫師鑑定是不是真的需要專業眼科醫師的診療,如果確實需要,將由小兒科醫師轉介至小兒眼科診所。也就是說,小兒科醫師會給你一位小兒眼科醫師的資訊,請你自行打電話過去約診,同時小兒科診所也會通知對方有新病人,核可掛號資格。
聽來有點繁複的沒必要對吧,畢竟眼睛的需求是如此容易分辨,路邊老奶奶都能看出你有針眼或近視,無奈美國就是個有檢傷制度的地方,非絕對必要,不進一步提供醫療資源。平心而論,這制度確實避免了路邊伯伯去大學醫院看小感冒,但也造成了很多無謂的流程,浪費地方媽媽的寶貴青春。
值得一提的還有「配眼鏡」這件事。在美國,配眼鏡的第一步是眼科,諸如掛號、驗光、視力檢查等都在眼科診所內進行,檢查完畢後會拿到一張度數處方籤,在處方籤未過期之前,你可以在很多地方配到眼鏡。處方籤的期限通常是一年,若超過,就得重新回診所檢查。配眼鏡的地方有很多選擇,最常見當然是眼科診所附設的眼鏡部,方便可靠,鏡框通常也難看。
另外還有一般眼鏡行、大型超市像 Costco 和 Walmart 附設的眼鏡部,買菜時順便買眼鏡相當方便,但可以想見,眼鏡拿出來,只有醜而已。另外,由於眼鏡在美國屬於醫療相關器材,所以部分保險有給付,購買前記得和保險公司確認。總之,整個過程非常麻煩不說,在台灣眼鏡行配眼鏡那種時髦、輕鬆、彷彿身在精品店的體驗,在美國絕對找不到。每當我和美國友人提及這一點,說到配眼鏡還會奉茶、上咖啡,他們既驚訝又羨慕不已。服務荒漠美國人,真該去台灣見見世面。
美國的牙科則獨立於醫療保險之外,有獨立的牙醫險,許多公司甚至不一定提供,牙醫保險的投保範圍和給付程度更是天差地別,並且相當不透明。也就是說,每個人進去同一間牙醫診所,接受同樣的診療手續,最後從口袋實際付出去的費用,可以有很大的差別。
光是拔一顆牙,從拔的是哪顆牙等差異開始,最後的費用可能從200塊美金到500塊美金都有可能,價格挺嚇人的。其他額外的局部麻醉、全身麻醉或笑氣麻醉,保險甚少給付,有給付者往往額度不多,昂貴得不得了。我甚至聽過小朋友請來麻醉醫師做全身麻醉以補牙,一次花費就高達3千塊美金,實在太可怕了。
種種就醫不便的結果,也造就了萬藥具備、不欠東風的強大美國藥局。
住美國這些日子以來,所有來美拜訪我們的台灣親友必定指定一站「買藥之旅」。不知道為什麼,台灣人熱愛在美國買藥!就算沒病,也買點強身的維他命、益生菌,或是各種咳嗽藥、退燒藥等預防性常備藥品。明明台灣醫療極度方便,跳上機車五分鐘就能抵達診所,護理師也「很高興為您服務」到讓你以為身處SPA,可能因為在美國買藥比較便宜?台灣同胞還是樂於擁抱美國藥品。
在美國生活久了,尤其在這裡動過手術、生過小孩之後,我發現美國的醫療體系分工細膩、行事嚴謹,台灣的一項醫療行為,到了美國可能被切成很多道關卡,執掌關卡的關主絕對不做關卡以外的任何事情。例如幫孕婦照細項高層次超音波的專業醫務人員,他的工作真的只是「照」,不負責「解讀」,如果你在過程中隨口詢問圖片代表的意義,他會回答你:「詳情請問你的婦產科醫師喔。」很害怕一不小心即肩負起醫療責任。
如此的「詳細分工」確實令人很想用斜眼瞟他們,卻也不得不承認這樣能夠確保醫師和治療師小心行事,降低醫療疏失。也切莫小看負責幫孕婦照超音波的治療師,這份毫無壓力又輕鬆的工作因為其高度專業性,他們的年薪應該也有美金7、8萬元起跳,錢多事少離家近,相當適合育有三子的媳婦。這也顯示了為什麼美國的醫療如此昂貴,每個小小環節的專業都必須付出龐大的金錢代價。在美國,健康的生命是用錢買的啊。
在我們的觀念裡,生而為人本該享有健康生活在世界上的權力,天賦人權嘛,所有的孩子、長輩,身體不舒服時,都應該能得到妥善的照護才對,這也是我眼中文明社會應該要有的樣子,但地球上的現實偏偏不是如此,號稱「世界文明最前鋒」的美國更是徹底相反。在資本主義美國,窮人沒有生病的權利,沒有醫療保險,一旦生病,醫療帳單將壓垮全家,孩子也別想上大學了。冰冷的現實就是如此,環環相扣、代代相傳,無以改善。
見到美國人那麼可憐又落後,不如我們立法援助他們吧!用美國護照和美國所得稅金交換台灣居留權,一旦來過,醫院走一趟,感受美麗護理師的溫柔,珍珠奶茶再喝2杯,如此這般,美國人會不會迷上台灣,連夜集體上繳美國護照,害桃園機場面臨被踏破的危機?
台灣美好的醫療環境,真的值得大家攜手珍惜。醫療環境傳達出的人情與溫柔,更是台灣最深刻的美好,也讓生活在外的我們,天天都以遠方的家園為傲。學有所教,病有所醫,台灣是溫暖的寶島。
作者簡介_Michelle Lin
畢業於史丹佛大學管理科學碩士、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
從幼兒園到大學都在新竹市度過,是個標準的乖乖牌小鎮姑娘,因此向星星許願,希望長大之後能夠多方遊歷、威震四方。坊間流傳許願必要小心,從此便過著不停搬家的日子了,周遊美國各大城市,為了順利生活下來,收拾起來自新竹的羞澀,模仿美國人一副走到哪都過得很好的模樣,建築起美國式的生存力。即便生存無虞,異國生活久了,心底仍舊希望能有一份「長久屬於某個地方」的歸屬感。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 《人家有傘,我有美國:鬆鬆的台裔小家庭旅美田野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