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保一直是台灣的驕傲,就連新冠肺炎疫情,健保雲端查詢系統也發揮關鍵作用。
然而,在「全球第一」光環下,健保仍有收支短絀、血汗醫療等隱憂,未來又該如何因應?
二月九日,全球資料庫網站Numbeo公布最新「醫療保健指數」(Health Care Index)排行榜,台灣以八十六.七一分,連續兩年高居全球第一;二○一九年,知名商業雜誌《CEOWORLD》「健康照護指標」評比,台灣也在八十九國之中排名第一。
這些成績雖然值得驕傲,卻不會讓太多台灣民眾感到意外,畢竟「全民健康保險」多年來在國際間獲得無數讚揚與肯定。例如,美國民主黨總統參選人、聯邦參議員桑德斯(Bernie Sanders),一月才在推特轉發一則介紹台灣健保制度的新聞,並評論道:「不要告訴我,美國沒辦法實施全民醫療保險制度。」
健保能讓絕大多數台灣民眾滿意,是歷任健保署官員不斷精進與努力的成果,包括二○一六年總統蔡英文上任之後,從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董事長轉任健保署長的李伯璋,也陸續執行許多基礎建置與改革。
即時啟動「雲端查詢」 掌握旅遊接觸史
今年一月起,新冠肺炎席捲全球,李伯璋任內啟動升級的「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就發揮關鍵效用,先與移民署合作,勾稽由中國武漢入境的國人就醫紀錄,準確掌握高風險族群的健康狀況;當民眾為了防疫而搶購口罩之際,健保署兩天內就建置「口罩控管系統」,連線全台六三三六家健保藥局,實施「口罩實名制」,除了避免無謂囤積外,也有效降低社會不安。
「真是養兵千日,用在一朝!」李伯璋接受《今周刊》專訪時,談到各級醫院醫師一插健保卡,就可以知道患者就診史,已逐漸提升民眾對基層診所的信任度;農曆年前,台灣出現首例境外移入新冠肺炎病例時,健保署進一步思考,如何運用既有雲端基礎協助防疫,建置出「旅遊史查詢」與「口罩實名制」。
除了運用新科技之外,落實「醫療分級」一直是讓健保服務更有效率的政策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