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6編按: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持續蔓延,衛福部長、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於23日宣布,為保全台灣醫療能量,醫事人員除申請核准外不得出國,引發醫界議論紛紛。今周刊取得第一線的急診護理師匿名投書,吐露委屈心聲,希望台灣社會能更加尊重醫護人員的權利。
關於這兩天令人憤怒又失望的消息⋯⋯
我想說,從國中畢業選擇走入護理這條路開始,我以護理系為榮,到現在以身為醫療第一線的急診護理師感到驕傲。
我相信沒有人天生的志願是幫人把屎把尿,一直留在這裡的原因是真的懷抱著滿滿熱忱,喜歡與死神搶時間的成就感,即使每天回家手腳撞得青一塊紫一塊也心甘情願,沒有任何怨言。
在這個環境下有許多不合理,工時長、護病比高、醫護關係緊張、醫療人力短缺,但支撐我繼續下去的就僅僅是「熱忱」兩個字而已,說起來輕鬆簡單,但只有自己人才知道這是多麼大的勇氣。
從武漢肺炎爆發,醫療人員因為責任感使然,一肩扛起防疫的重責大任,尤其是急診承擔比其他人更大的心理壓力,但我從未聽過我的同事們抱怨不想上發燒篩檢站(唯一不想的理由是得充當護佐,這就不算在內了)。對於朝令夕改的流程大家也是努力的配合,我想這是身為醫護人員的使命感吧!
在這兩個月的疫情中,醫護人員配合著國家與醫院「共體時艱」,不,這幾年醫療院所一直不斷要求員工們「共體時艱」,我們做了,但結果呢?只有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從疫情爆發開始沒有醫護人員反彈,沒有人因為暴露在感染的風險中而有絲毫退縮或抗議,為何今天這件事情上讓大家開始躁動呢?
第一,今天政府的出發點,不是為了保護醫護人員的健康,而是怕我們染病或隔離以後醫療人力的短缺。
試問台灣的醫療人力短缺難道是從武漢肺炎爆發開始的嗎?
不提太久遠的歷史,就從99年我踏入護專開始說就好,當時已是護理人力短缺,所以這條路的血汗不用自己人講,身旁的親戚、長輩們聽到都投以同情的眼神。
十年後的今天,政府在醫療人力短缺的問題上做了什麼努力?成就了什麼結果?請問學士後護理有效緩解護理人力荒嗎?十年了,我們的血汗政府聽到了嗎?
現在一句「醫護人員辛苦了,請大家共體時艱,取消長假一同為防疫抗戰」這樣的要求難道不會太過分了嗎?
我們理解防疫的重要,但在那前提之下是否該有配套措施,而非一再地剝削醫護人員的權利?
為什麼最辛苦的人還要接受最不平等的待遇?我們已經聽膩了「共體時艱」,什麼時候政府或醫療院所可以提出「有福同享」?
第二,如果國家要防疫,為何僅限定醫護人員禁止出境?
為何要犧牲我們至少一年前排定的假期、損失我們用生命賺來的金錢,就為了照顧那些出國回來後感染肺炎的病人?憑什麼醫護人員不能出去玩卻要照顧那些出去玩回來生病的人?(洽公、出差感染也就算了)
醫護人員一直在線上防疫,出去旅遊的人照樣出去旅遊,境外感染病例一直增加,試問要多少醫護人力才能補足這個缺口?
如同政府所說,醫護人力本就不足,無法短時間內得到充足的調配因此需要儲備戰力,可如果僅是限制醫護人員出國似乎是本末倒置的政策吧!
醫護人力就是吃緊,再怎麼限制我們出國預防感染的風險,如果其他感染來源不加以控制,總有一天人力還是會崩潰的。
爆發初期有民眾希望醫護人員不要返家預防社區感染,那時醫護人員成為過街老鼠,我出門在外都不敢聲張自己在醫院工作,結果23號政府下令不准醫護人員出境,原來是良心發現,我們除了是高度感染源外還有其他的功用呢!
不需要我們的時候,對我們嗤之以鼻,覺得醫護人員髒,身帶病毒細菌,需要我們的時候就限制我們的自由,讓我們不得不背上我們的使命。
以前我總驕傲我是白衣天使,爸爸說這樣是做好事幫長輩積福報,現在我總是後悔我到底為什麼做了護理師?
到底是我上輩子殺人無數所以今生來救人還債?還是我到底做了什麼虧欠國家、虧欠醫院?
在這個惡劣環境的每一天,我都希望自己可以趕快還了上輩子的債,下半生還我自由,一份職業要做到這樣真的是很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