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奈米醫學研究中心團隊鑽研兩年,終於研發出定位肝臟腫瘤的奈米藥劑,終結「沉默殺手」肝癌的日子,可望來臨。
長久以來,由於肝臟無痛覺的生理特性,讓人類難以提前發現肝臟病變,肝癌因此被稱作沉默殺手。但在不久的未來,民眾接受一般性健康檢查時,很可能只要用X光機掃描腹腔十秒,就能透過X光片上的定位光點,偵測肝臟腫瘤,讓醫師輕易辨識肝臟病變,並提前擬定治療方案。
這項備受期待的抗肝癌利器「奈米夜明珠」創新醫療藥劑,是由成功大學奈米醫學研究中心副主任葉晨聖領導的實驗團隊,與高雄長庚紀念醫院生物醫學轉譯研究所教授蘇家豪、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許火順等人,歷經兩年合作研發,在去年十一月共同發表,效果已在老鼠實驗上獲得證實。
長時間放光 0.2公分腫瘤現形
葉晨聖指著老鼠模型解釋,奈米顯影劑進入動物體內後,會自動聚集在肝臟腫瘤處,並且在X光照射下長時間放光;目前可偵測到○.二公分以上的肝臟腫瘤,突破了目前醫療技術對於肝癌初期篩檢的無能為力。
奈米夜明珠並非正式醫學名詞,學理上應稱為X光激發放光顯影劑。葉晨聖解釋,醫學上發展奈米藥劑已近二十年,只是長期以來都是以傷害性最小的近紅外光來激發藥效或是放光定位;然而,近紅外光照射人體時,穿透深度最多一公分,「太過表淺,難以觸及深層組織或是器官病變,頂多就是偵測皮膚癌。」
葉晨聖指出,臨床上大部分的罹病內臟都在層層脂肪、組織、肌肉、骨骼之下,近紅外光難以突破,而X光穿透性強,甚至可以穿越人體,醫學上應用範圍更廣。他大膽假設,如果可以合成一種新的奈米顯影劑,並透過X光激發而放光,便可以解決許多癌症最棘手的定位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