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可以卸下肩上的重擔..」開發金再傳人事大地震,總經理王銘陽驚傳退休

「可以卸下肩上的重擔..」開發金再傳人事大地震,總經理王銘陽驚傳退休

梁任瑋

焦點新聞

資料照,今周刊攝影團隊

2020-02-04 17:17

近半年才歷經一輪高層人事大搬風的開發金控,今(4)日再傳人事大地震,身兼開發金控總經理、中國人壽保險董事長的王銘陽突申請退休,將在三月初離開任職逾十七年的中國人壽,消息傳出金融圈一片嘩然,並紛紛揣測他將跳槽至哪個新東家。

開發金控今日下午突然公告,法人董事代表人王銘陽申請自109年 3月4日退休,新任者人選尚未出爐,將待董事會通過後另行公告。據了解,王銘陽因個人生涯規劃向開發金大股東辜仲瑩提出退休申請,但由於今年一月中,開發金才向主管機關延長併購中壽的時程規劃,這是否與王銘陽閃電走人有關,外界不得而知。

 

今日王銘陽也寫了一封信給中壽的同仁,信中提到「我可以很驕傲的說已完成人生事業上的目標,可以卸下肩上的重擔」,「各位的付出,銘陽點滴在心頭,雖然心中有很多的不捨,但是我會把過去一切的[美好牢記在心裡。」

 

 

加入開發金控前,王銘陽曾任職中國平安保險集團首席投資執行官、南山人壽執行副總經理暨首席投資長,在金融及保險業界經營管理資歷已逾三十五年。

 

2017年12月,他以中壽董事長身分加入開發金控擔任總經理,這三年帶領開發金控集團私募股權及創投、壽險、銀行、證券四大領域營運成長,2019全年締造集團獲利128億元,創近13年來新高,不但繳出一張亮眼成績單,這幾年他出手改革動作頻頻,也被外界稱為是歷來最有實權的開發金總座。

 

2003年初他加入中國人壽後,深受開發金庫大股東辜仲瑩信任,除成功併購瑞士商環球瑞泰人壽台灣分公司及英國保誠人壽台灣主要資產與營運業務,並與全球第二大之中國建設銀行策略合作,投資建信人壽,成功拓展中國大陸保險版圖,也帶動中國人壽總資產、淨值、稅後、淨利均大幅成長近十倍。

 

貸款限制、維修成本、安全性 都要納入購屋考量

 

陳傑鳴進一步解釋,買老公寓時,有3個可能會碰到的風險;首先,是貸款問題,因為多數銀行對老公寓的貸款限制較多,可能會因屋況、未來轉手性等因素,影響到鑑價結果與貸款成數,一般銀行估算貸款的基準為「貸款年限」加「屋齡」,不得超過50到60年。

 

其次,維修裝潢成本,也是入手老公寓前的一大考量;陳傑鳴指出,老公寓的屋齡從30到70年都有,屋齡越高,問題也越多,一般的裝修花費,不外乎泥作、水電管線、木工、油漆等基礎工程,裝潢費每坪至少5萬起跳,相較新屋每坪2到3萬,高出不少。

 

除了工程費用外,還有監工費及設計費須負擔,監工費約為總工程款的3%到10%,設計費則是5%到20%,購買時,絕不能忽略裝修成本。

 

陳傑鳴也提到,第3項風險是「安全性」,屋齡較高的老公寓,都有抗震力不足的問題,若發生大地震,居住安全會有不小疑慮,這也是購買老公寓時,應考量的重點。

 

想控制裝潢預算、立馬入住 買老公寓未必合適

 

陳傑鳴建議,有意購買老公寓者,在看房時,要注意投資客或前任屋主,是否有用廉價裝潢,來掩飾漏水、水電管線老舊等問題,若未察覺這些狀況,購買入住後,恐需花上一大筆修繕費用,得不償失。

 

雖然老公寓價格相對低,但陳傑鳴認為,這類物件反而適合有充足自備款的購屋人,因為屋齡老舊、貸款成數低,加上後續房屋整修,還得花上一大筆費用,開銷頗大。

 

至於屋齡較年輕的「華廈、大樓」,反而適合想控制裝潢預算、時間,有意馬上入住的購屋人,「屋況、屋齡新,銀行願意放款的成數較高,預算不足的民眾,可優先考慮。」

延伸閱讀
50歲就想退休,你準備好了?一個退休族的體悟:退休前一定要做的5件事
50歲就想退休,你準備好了?一個退休族的體悟:退休前一定要做的5件事

2020-01-16

他工作30年被退休,卻用5件事活出更快樂人生!「好好享受生命,再工作的話,真是對不起自己!」
他工作30年被退休,卻用5件事活出更快樂人生!「好好享受生命,再工作的話,真是對不起自己!」

2020-01-16

開發金王銘陽:2020年底前 要將中壽納入100%子公司
開發金王銘陽:2020年底前 要將中壽納入100%子公司

2018-04-18

開發金卡位台灣第六大金控  啟動四大獲利引擎 溢價17%收購中壽  辜仲的背後盤算
開發金卡位台灣第六大金控 啟動四大獲利引擎 溢價17%收購中壽 辜仲的背後盤算

2017-07-13

王銘陽接手中壽 挑戰自我 P.88
王銘陽接手中壽 挑戰自我 P.88

2003-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