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四年,國民黨並未記取教訓大力改革,導致總統、立委選舉再次慘敗。然而,有力的在野黨,仍是民主健全發展的必要元素,國民黨該怎麼做,才能贏回選民信賴?
「到底我們跟民意哪裡脫節?本黨的結構跟社會的結構到底落差多大了?我們明明也有很好的候選人、明明也有很棒的中壯世代,為什麼還選得這麼辛苦?」一月十一日晚間,國民黨立委江啟臣在當選感言裡,拋出一連串疑問,才剛以懸殊票數在台中市第八選區勝選立委的他,臉上看不出順利連任的喜悅。
早在選前兩周,這位國民黨中生代指標性人物,就對《今周刊》表達了他對整體選情的焦慮,「身為以執政為目標的民主政黨,一定要能充分反映主流民意,不能只有特定世代、階級、族群的聲音;但國民黨的結構與決策機制,並不像是台灣社會的縮影……。」江啟臣說。
人才》黨內缺新血,陷「少子化危機」
選舉結果,比江啟臣事前所能想像的最壞劇本還更慘烈,不僅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大輸二六四萬票,原本預期席次能較上屆成長的區域立委也選得一塌糊塗,無論資深戰將如沈智慧、李永萍,或是青壯世代的李彥秀、柯呈枋,紛紛中箭落馬。二○一八年九合一選後對重返顛峰信心滿滿的國民黨,不到十四個月又被同一批選民打回谷底。
「一六年以後,國民黨換了兩任主席,沒時間制定重新贏得人民信任的策略;一場意外的地方選舉大勝,卻讓吳敦義主席為首的黨內高層誤以為贏得政權在望,開始各懷私心競逐權力,才導致這場災難。」國民黨政策會副執行長吳育昇無奈指出,「嚴格說來,過去四年的國民黨,完全沒有改革。」
吳育昇的批評看似嚴厲,但並不過分。
一六年大選後,《今周刊》曾專訪國會觀察基金會董事長姚立明,針對國民黨該如何「絕地重生」,提出「要有五十歲以下人才」、「重新書寫兩岸論述」、「整合泛藍」、「歸還黨產」、「不讓少數黨員(黃復興黨部)決定未來」五項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