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莎、cama café是台灣精品咖啡浪潮下崛起的本土咖啡連鎖品牌,
成立於二○○六年的它們,不約而同在一九年有營運大動作。
它們都預計二○二○年讓公司上市櫃,進軍海外市場。
在新的一年裡,他們將讓咖啡消費型態進化到什麼方向?
待一整天也不膩 路易莎 用插座、美食留住你
二○一九年,咖啡界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一件事,莫過於路易莎店數超越星巴克。然而,這不是小蝦米對上大鯨魚的劇情,而是鮭魚逆境求生、不斷壯大自己,最後成為連鎖咖啡店龍頭的故事。
○六年創立,第一家的月營業額是六萬六千元,連原料和薪水都差點付不出來;一七年,店數達三一一家,年營收約十七億元,總公司員工數約三、四十人。從一七年到一九年,更是路易莎大幅成長階段,短短三年間,不僅店數超越星巴克,達到四八九家(尚有五十家門市籌備中,預計超過五百家店),員工數也超過二五○位。一九年集團總營收逼近四十億元,光以集團年營收來說,三年來就成長約一.三五倍。「展店速度真的很快。」一位連鎖加盟協會的業者表示。
面對迎面而來的祝福和疑慮,坐在南港蔦屋書店裡剛開幕的路易莎門市,創辦人黃銘賢細細說明創業以來挺過咖啡期貨大漲、食安問題兩次大危機後,「從三個月無人問津,到一個月三百人搶著加盟。」
搭著加盟熱潮,這兩年路易莎展店速度很快,有了加盟資金後,讓他可以做的事情更多,不管是店面經營或者多角化、國際化布局,「二○二○年會有明顯的進展。」黃銘賢說。
創造停留經濟 不拚周轉率
與同業想法大相逕庭,他腦中的戰略是:把人留下來,擴大客單價,而非強調周轉率——簡單說就是「停留經濟」。黃銘賢分析,一杯咖啡四十元,選擇輕食、糕點,單價不超過四十元,整體合起來不超過一百元。「這是我們都能消費得起的,現在一個便當都要超過一百元了。」一位在路易莎輔大店看書的學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