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5G頻譜競標暫時得標價746.42億元,全球目前排名第四高,僅次於義大利、德國及南韓,若將各國的5G執照年限及人口數等條件加計在內,台灣5G競標金最慢周二(31日)將躍居全球第二高。
單純以每一塊10MHz頻譜的暫時得標金額來看,台灣27.2億元僅次於義大利的75.3億元、德國的45.2億元及韓國的28.9億元。
若將各國人口數及執照年限等條件拉齊至與台灣相同,則台灣的每一塊頻譜暫時得標價僅次於南韓及澳洲的各29.1億元、義大利的32.1億元,遙遙領先德國的14.4億元、英國的11.1億元、西班牙及芬蘭的各4億元、香港的8.5億元。
台灣5G標金飆高已成定局,近兩天內可能就會飆破800億元,下一個觀察點就是,標金會不會飆破千億元。義大利及德國因為各有一家新進業者加入競標行列,才使得5G頻譜飆高價,但即便新業者加入也只有4家競逐,台灣5家電信公司角逐,先天環境原本就存在過度競爭激高競價的條件,加上首度釋出的主流頻寬過度稀少,競爭格外激烈。
原本NCC祭出加速機制希望縮短競價時程,不料業者為了取得下一個10回合或5回合的出價權,都不輕意「讓出」頻位需求,加速機制反而成為墊高標金的「加速器」,以及業者口中「設計有問題的競標機制」。
原本以為標金飆太高,會有業者「知難而退」,但事實證明,第一張5G執照、5家電信公司雖各有盤算,不管是為了鞏固龍頭地位、還是藉5G「彎道超車」,又或者視為攸關公司能否繼續營運下去的「生存之爭」,第一張5G入門票,5大業者都有「不能拿輸別人」的壓力。
業界形容這次5G競價是一場「殊死戰」,標金飆太高的結果,還不致影響初期的5G建設速度,因為高價標下的頻譜,各家業者一定會想盡辦法儘速開台提供服務,讓5G網路有機會早日挹注營收以回收成本。
※本文授權自工商時報,原文見此。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