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5編按:疾管署昨(24)日宣布,流感正式進入流行期,上週超過10萬人次因類流感就醫,重症病患增加了55例,其中年紀最小的是3個月大的嬰兒,創下今年入冬以來新紀錄。
兒童和老年長者是感染流感併發重症的高危險群,目前流行的流感病毒為A型的H1N1,病毒強度比B型來的還要強還要高,也比較可能侵襲中壯年族群。成年人不幸感染的話,容易引起嚴重肺炎,在幼兒或小朋友身上則容易出現腦炎。最好的有效預防方法是接種疫苗,做好個人衛生,勤洗手、戴口罩,做好預防措施。
台灣地處亞熱帶,一年四季均可能發生流感,但仍以秋、冬季較容易發生流行,歷來疫情多自11月下旬開始升溫,於年底至翌年年初達到高峰,一般持續至農曆春節,於2、3月後趨於平緩。
今年流感疫情預計將於春節時期達到最高峰,建議民眾在本月底前盡速施打疫苗,才有充足的抗體保護。
關於流感這9大問題你一定要知道:
流感的主要症狀有哪些?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流感病毒有A、B及C型,A型和B型幾乎每年引起季節性的流行,C型則以輕微的上呼吸道感染為表現,且一般不會造成流行。
流感症狀包括發燒、頭痛、流鼻水、喉嚨痛、咳嗽、肌肉酸痛及疲倦等。高危險群的病患,可能引發嚴重併發症,甚至導致死亡;最常見併發症為肺炎,其他還可能併發中耳炎、鼻竇炎、腦炎、心肌炎、心包膜炎等。
流感病程演變快速,有流感症狀應立即戴口罩就近診所就醫,並依醫囑服用藥物。出現危險徵兆,如呼吸急促、呼吸困難、發紺(缺氧、嘴唇發紫或變藍)、血痰、胸痛、意識改變、血壓低等,請儘速/轉診至大醫院,掌握治療的黃金時間,以降低重症及死亡風險。
流感和一般感冒有什麼不一樣?
感冒的致病原是多達數百種的不同病毒,流感則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和一般感冒相比,流感容易出現明顯的頭痛發熱、倦怠、肌肉酸痛等症狀,且通常症狀發作較突然,痊癒所須時間比一般感冒長,約需1-2週甚至數週才能完全恢復,而且容易引發併發症,甚至導致死亡。
(圖表來源:「衛生福利部疾病管理署」網站)
流感的傳染途徑、潛伏期與可傳染期為何?
流感主要藉由咳嗽、打噴嚏等飛沫傳染方式,將病毒傳播給周圍的人,亦可能因接觸到污染物表面上的口沫或鼻涕等黏液,再觸摸自己的口、鼻而傳染,因此個人衛生及洗手是預防傳染的重要措施。
流感潛伏期(被感染至症狀出現)約1-4天;罹患流感的人,在發病前1天至症狀出現後的3-7天都可能會傳染給別人,而幼童的傳播期則可能更長。
感染流感的嚴重性?
流感的嚴重性在於其爆發流行快速、散播範圍廣泛以及併發症嚴重,尤其是細菌性及病毒性肺炎。
雖然流感傳染力很強,但大部分流感患者多屬輕症,因此上學、上班的民眾,如有發燒、類流感症狀時,至少要在家休息數天,約1週會痊癒;惟少數患者(如老年人、幼兒、患有心、肺、腎臟及代謝性疾病(糖尿病)、貧血或免疫功能不全者等高危險族群)可能會出現嚴重併發症,故感染後應儘速就醫。
哪些人感染流感後易有併發症,須提高警覺?
所謂流感高危險群是指比平常人有較多機會感染流感,及感染後易發生嚴重併發症的人需特別注意,包括嬰幼兒(尤其未滿5歲者)、65歲以上長者、居住於安養等長期照護機構之住民、罹患心肺肝等潛在性疾病者、因慢性代謝性疾病(糖尿病)、腎衰竭、血紅素病變、免疫不全(含愛滋病毒帶原者)需長期治療、追蹤或住院者、孕婦、肥胖者(身體質量指數BMI≧30)及6個月大到18歲需接受長期阿斯匹靈治療者等人員。
流感病程可能的樣態?
(圖表來源:「衛生福利部疾病管理署」網站)
感染流感後引起的主要症狀包括發燒、頭痛、咳嗽、喉嚨痛及肌肉痠痛等,如出現症狀可至鄰近診所就醫,但若出現呼吸困難、呼吸急促、發紺(缺氧、嘴唇發紫或變藍)、血痰、胸痛、意識改變等危險徵兆,應儘速轉診至大醫院就醫,掌握治療的黃金時間。由於嬰幼兒無法表達身體的不適症狀,建議觀察寶寶有無呼吸急促或困難、缺乏意識、不容易喚醒及活動低下,做為判斷危險徵兆的重要指標。
不論額溫、耳溫或腋溫,溫度超過38 ℃ 以上即為發燒。
流感潛伏期約1-4天,平均為2天,出現併發症的時間約在發病後的1-2週內,會引起的嚴重併發症包括,肺炎、腦炎、心肌炎及其他繼發性感染或神經症狀等,甚至導致死亡,所以不可輕忽。
預防流感,除了打流感疫苗,還有哪些好方法?
雖然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但民眾仍應注意保健措施才能確保健康。特別是冬天天氣冷或夏天開冷氣,家家戶戶門窗緊閉,使得空氣不易流通,流感病毒又為飛沫傳染,只要家裡有人感染流感,出現打噴嚏、咳嗽等現象,就容易將流感傳播給家人;同理,在密閉的大眾運輸工具,如捷運、公車或是電影院內,也容易傳播流感,所以應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公共場所應有通風設備,若有打噴嚏、咳嗽等症狀發生,最好戴上口罩,既能保護自己,又能避免傳染給別人。
建議民眾注意個人衛生習慣、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平時養成勤洗手,咳嗽或打噴嚏後應立即洗手,有呼吸道症狀者戴口罩,以及注意打噴嚏時用衛生紙、手帕或用衣袖遮住口鼻,使用後之衛生紙要丟至垃圾桶,與其他人交談時儘量保持適當距離,如出現症狀應儘速就近就醫,生病在家休養,儘量不上班、不上課等,這些習慣若能於平時推動並落實,均有助於降低流感的傳播。
(圖表來源:「衛生福利部疾病管理署」網站)
使用口罩來預防流感,但市面口罩種類多,應如何選擇?
醫護人員與病患接觸時,必須戴上口罩;一般民眾如有咳嗽等呼吸道症狀應主動戴口罩,避免將病毒傳染給他人。
平時不需戴口罩,只有進入人潮擁擠或空氣不流通之場所時,為減少感染風險,可以選擇配戴一般口罩或棉布口罩。
一、一般口罩/棉布口罩
功能:過濾較大之顆粒、灰塵,避免吸入灰塵或將飛沫噴出。
適用時機及注意事項:
1. 進入人潮擁擠或空氣不流通之公共場所、平時清潔工作時使用。
2. 每日清洗或替換;有髒污、潮濕、破損時應立即清洗或更換。
二、醫用口罩
功能:避免醫護人員飛沫影響病人,或吸入病人咳出的飛沫微粒。
適用時機及注意事項:
1. 有感冒、發燒、咳嗽等呼吸道症狀時使用;實驗室及養禽場工作人員、醫護人員照顧病人或民眾探病時使用。
2. 每日替換;有髒污、潮濕、破損時應立即更換。
三、活性碳口罩
功能:可以吸附有機氣體、惡臭分子及毒性粉塵。
適用時機及注意事項:
1. 騎乘機車、噴漆、噴灑農藥時使用。
2. 每日替換;無法吸附異味時、髒污、潮濕、破損時應立即更換。
四、N95口罩
功能:呼吸阻抗大,執行會產生飛沫微粒等特殊處置時使用。
適用時機及注意事項:
1. 不適合一般民眾日常生活使用及長時間配戴。
2. 避免重複使用。
預防流感,居家要如何清潔?
(圖表來源:「衛生福利部疾病管理署」網站)
1.平時定期清潔經常接觸的物品,如鍵盤、課桌椅、門把以及公用電話,但沒有必要使用漂白水等特殊清潔劑。
2.留置流感病患的場所,病毒污染程度較高,因此可採取下列方式消毒:
(1)使用政府核可的消毒藥品。
(2)使用濃度70%的酒精消毒室內環境表面,或將3份95%的酒精加1份水(比例3:1)稀釋後再消毒。
(3)如果沒有酒精,可以將1份的市售漂白水加上99份水(比例1:99)稀釋後再進行消毒。
3.空氣不流通的室內更容易造成流感病毒散播,故室內應該保持空氣流通。
※ 以上資料整理自「衛生福利部疾病管理署」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