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成為超高齡化社會的前夕,政策補助、單位人力都飛也似地成長,然而,「完善照顧個案需求」的目標似乎相對慢些,衝刺之餘,官、民如何發展出長照的深度?
初冬微冷,帶著鹽味的風,呼呼地依偎在嘉義縣東石鄉的矮屋簷和小馬路上。這兒年輕人少,他們多半長到一個年紀,便蜂擁向著遠方的都市去了,至於那些上了歲數的爺爺奶奶,則依舊窩在他們破敗的屋寮裡剝蚵仔,這是東石長輩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一堆堆蚵殼在他們身旁,疊成雪色貝塚,老人家的手指頭,長年累月拗扭著這些蒼白堅硬的碳酸鈣,指骨早已彎曲成某種奇異的角度。
嘉義縣是全台灣最老的縣市,老年人口占總人口十八.六一%,在東石、布袋這些地廣人稀的海邊鄉鎮,老人更占了鄉鎮總人口超過四分之一之多。三年前,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東石社區照顧服務中心組長張儀芬來到了東石,她的爺爺奶奶以前就住這裡,小時候她常到東石玩,但她跟那些離家的年輕人一樣,很久沒回到這兒了。
四十歲「少女」孤軍奮戰 拓荒三年 日日都有新挫折
張儀芬四十多歲,在這裡仍算是「少女等級」的女生,她找了一群同年、以及更年輕的夥伴來到這裡,為的就是那群在鄉村剝蚵殼的阿公阿嬤們。
「我們像是孤鳥。」張儀芬有些悲壯地笑了,「不過我相信,我們像是一顆石頭,投入池塘後,還是會激起漣漪,最後可能變成巨浪。」短短幾年時間,張儀芬已經和她的夥伴們,在這裡建立起長照體系。弘道東石部隊的現有人力,比起兩年多前張儀芬孤軍奮戰的處境已有不同,現在戰力包含八名居服員、一名居服督導,加計其他工作人員共十二位,服務個案量達四十六人,遍及東石二十三個村子中的二十一村。
張儀芬不但建立起東石猿樹的據點C、蔦松失智據點,還在洲仔一所廢校和在地團體合作,設置了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不久的未來,她更打算把自己阿嬤家的古厝讓出來,改設為據點,希望從社區開始,打造小規模社區互助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