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理科太太的最新聲明覺得好心疼,老公憂鬱症、自己照顧照顧著也跟著生病了,小孩兩歲,並決定要休息不拍片放長假。理科太太的頻道,只是社群媒體血淋淋剝削創作者的冰山一角。
Youtube或其他社群媒體,他會不自覺地逼你展露出自己生活光明美好的一面,把陰暗面藏起來,因為沒有人想看、沒有讚、沒有點閱,然後看著理科太太爆紅後,要面對著鏡頭持續強顏歡笑、強自振作,維持著搖搖欲墜的觀看數。
光想就覺得這個畫面好辛苦,好殘忍。
在這個社群時代,每個人都有機會爆紅十分鐘。
但你不知道的事,為了得到這「十分鐘」,有多少人付出了多少努力在汲汲營營那十分鐘。得到了爆紅的機會以後,演算法會告訴你,你不紅了,然後要犧牲更多甚至自己的健康,來換取能在社群裡持續維持巔峰。
Youtube尤其殘忍,他可以賦予你一個無限放大的擴大機,讓你的影響力瞬間擴大到你無法想像的程度,讓你以為世界其實喜歡你,好多粉絲愛你。事實上是演算法找上了你,你的創作風格、特性符合演算法要的。
我之前製作上傳了一隻電子煙的影片,討論其潛在法律風險跟政策的不合理性,這支片意外得到演算法的青睞,他得到了跟我的頻道訂閱數以及平均閱覽數完全不成比例的關注。
演算法與平台賦予創作者無限大的舞台,然後也可以瞬間奪走它。
我們身為創作著,代表我們在某些領域是擅長的,而且是可以持續輸出的,但同時也代表有更多領域是我們不懂的,更別說產出。因此當我們開始在社群媒體上嶄露頭角,透過演算法讓更多人看到時,也走上這條不歸路,尤其是很依賴演算法的Youtube環境。當有一天,演算法不再愛我時,創作者必須開始改變,調整自己,揣摩新的演算法到底愛什麼。
這是一個很弔詭的事,如果是一名NBA籃球員,你就只要好好鑽研這項你擅長的技巧,把你的籃球技能持續精進,球賽就不會淘汰你。但在社群媒體的環境,就好像要創作者,從打籃球要變成打棒球一樣,只因為演算法的口味改了。所以我們看到理科太太開始嘗試在鏡頭前笑,去上電視節目、整老公、喝防彈咖啡。但我們大部分人無法,因為我們擅長的東西很有限,我們也是普通人。
為什麼看到越來越多創作者的身心靈出狀況?之前小玉、聖結石都得到憂鬱症,還有這次理科太太也是,因為平台本身已經成為最大的憂鬱症製造者。
這是前所未有的時代,大量創作著完全被數字綁著。我們常說藝術家、創作家比較自由,因為創作是自由的。但現在,流量的考量讓創作沒有自由,如果你是一名影片創作者,你能拒絕拍攝Vlog每天固定產出影片來換取演算法的青睞,還是每個月上傳一隻長片,然後乏人問津?
但這就是社群媒體要的,一個無時無刻關注自己觀看數,然後24小時不停上班的的創作者。
也不能一味責怪創作者。我們還要問,是誰創造了這樣一個奇怪有害的環境?當Youtube平台表面上是要散播歡樂,散播好想法的地方,骨子裡卻成為比恐怖情人、前妻還厲害的創作憂鬱製造者,這個現象,平台可已把責任都推給看似「中立」的演算法,而實質上演算法是由觀眾還有平台所掌控的。
沒錯,Youtuber很多有從平台流量中獲得好處,賺到錢。但不代表創作者該被平台無限壓榨、應該憂鬱。理科太太算是很有代表性的案例,因為她是台灣史上竄升速度最快的Youtuber,並在非常短的時間內,被演算法(或者觀眾)拋棄。
我想,如果在一般職場上,勞工被認為應該得到勞基法的最低保障,在數位時代裡,我們卻反而壓榨創作者製造歡樂,然後讓平台賺滿滿?是否我們也需要一個…找不到更好的形容詞,一個不會過度剝削創作者的演算法,而這件事該由平台負起責任。
讓創作著創造歡樂的背後,不是大把地在吃著克憂解藥。
沒事別當Youtuber,做不好憂鬱,做得好得憂鬱症。
作者補充:
有些人很激動的樣子,補充一下我的看法好了,創作者自己要加入這個平台的,歡喜做甘願受,從一方面來講這沒錯,勞工不爽也可以不要做,但我們已經知道很多時候勞工是身不由己。
創業者是自己的老闆,但從真正的「大平台」的角度看這些創作者,例如Youtube.每個人都只是一個個藍領,努力幫平台做工、做內容罷了。
我的意思不是說Youtuber也該適用勞基法,他跟勞工性質就是不一樣。不過,身處在這個新時代,我們是否該興起一種新思維?例如,是否有科技業者為了商業目的,濫用科技的力量來剝削人類、是否該立法賦予平台責任,要維持一個避免剝削的演算法,不要讓平台只是躲在演算法後面。
作者簡介_ 果殼
關於作者果殼,科技產業、區塊鏈的旁觀者,現為律師、作家,經營【果殼Mr.Shell】自媒體。期許自己寫出觀點,看到對話,找到果殼。
※本文獲果殼 Mr. Shell授權轉載,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