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台積電宣布增加資本支出之前,三星在今年4月就已經宣布要投入千億美元, 而其最大的假想敵,就是台積電以及台灣的晶片設計產業。
台積電在今年十月宣布投入史上最高的資本支出,引發市場熱議,但早在今年4月時,韓國半導體大廠──三星電子就已經宣布,未來十年要投入1157美元,換算達3兆元台幣以上的資金規模,改善晶圓製造技術與設備,衝刺非記憶體半導體與晶圓代工業務。
未來三星每年平均都會在相關部門,投入上百億美元的規模。三星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要「彎道超車」,把台積電從龍頭的位置上拉下來!
半導體雙強對決 三星動作大,沒說的是…
從這個角度來看,便不難理解台積電為何要積極擴大投資,除了維持技術領先,更重要的是,面對三星的急起直追,台積電一定要拉大與三星的距離,全球半導體雙強正展開一場擴大資本支出的研發戰!
追根究柢,三星的投資布局主要是配合韓國政府的國家政策,韓國總統文在寅於4月參訪三星電子京畿道華城廠時,公開宣示政府培植系統半導體的決心:2030年要達成全球晶圓代工第一,晶片設計全球市占10%的目標。為此,韓國政府要在未來10年投資80兆韓元,一方面鼓勵相關業者的投資與研發,一方面創造公部門需求,同時也在教育政策著手,在未來10年培養出1萬7千名相關工程師。
韓國政府的投資計畫乍看之下野心十足,但其實這主要是為了過去的政策填坑補洞。
過去幾年韓國高度倚賴中國市場,投資研發也不夠積極,許多晶片設計業務被中國業者取代,造成韓國相關的業者營收大減,加上因為景氣影響,記憶體需求成長減緩甚至衰退,導致價格瀕臨崩盤,逼不得已只好另尋出路。
不可輕忽的對手 投入晶片製造來勢洶洶
茂德科技副總經理林育中表示,韓國的半導體政策嚴格來說創意不足,但架構完整,執行力強,因此不可輕忽。
作為半導體技術領域的龍頭企業,三星自然被政府寄予厚望,由於記憶體相關產業未來數年需求恐怕很難回溫,因此配合政策,轉向邏輯晶片設計以及晶圓代工服務。
根據三星的規畫,在相關資金應用比重方面,廠房設備總計約522億美元,技術研發則約635億美元左右。
但這些資本支出算多嗎?如果與英特爾和台積電比較,就可以發現其實並沒有特別大。英特爾每年的設備採購與技術研發總金額都達近3百億美元;即使是台積電,每年也都有超過百億美元的規模,而今年在追加預算投入之後,甚至高達一50億美元,相較之下,三星提出的金額其實並沒有特別驚人。
且根據IC Insights的資料,三星在2017與2018年的半導體相關資本支出都曾投入高達200億美元以上;未來10年,平均每年百億美元的投資規模甚至還不如前兩年的一半。那麼三星為何要特別提出這些數字?
主要原因在於,過去兩年的資本投資與設備採購,多數還是用在記憶體相關的技術研發與產能擴張上,尤其是3D NAND是過去幾年三星的業務發展重點,為了改善良率並增加產能,投入的金額極為龐大;但從2018下半年記憶體與NAND都開始供過於求之後,相關的投資也逐漸萎縮。
因此這次三星投資的最大重點,是為補上記憶體市場狀況不佳而喪失的整體競爭力,同時追上與台積電之間的差距。重要的觀察指標之一,就是過去三星把不同類型的晶片製造與設計研發資本支出都混在一起,但今年卻將不同技術類別區分開來,凸顯其投入晶片製造的強烈企圖心。
持平而論,台積電增加的資本投入完全針對晶圓代工製造,而三星則有近半資金,投資在邏輯晶片的設計技術;若以同樣技術領域的投入規模來看,三星仍遠遠不及台積電,但這樣就不需要擔心三星的布局了嗎?其實也言之過早。
業界專家表示,三星過去實際投入晶圓製造研發的資本支出占整體比重並不高,能有現在的成績其實已經相當不錯;而隨著三星在設備與技術支出的明顯放大,挑戰台積電的意圖非常明顯。
另一方面,三星正著手研發的3奈米技術,已經積極對外說明研發進度以及技術內涵,相較於台積電在未來技術布局細節總是讓外界摸不清楚底細;三星在技術行銷方面還是有其獨到之處,這也是重新取得客戶信任的重要一步棋。
從實戰經驗來看,三星也確實有過「彎道超車」的成功經驗。三星過去在14奈米曾因台積電前研發長梁孟松之助,一度超越台積電。由於14奈米成功早於台積電的16奈米研發成功並量產,藉此拿下高通、蘋果等重要客戶,因此三星要做到技術趕上台積電,並非沒有前例可循。
慎防梁孟松模式 三星要追上台積電關鍵在良率
當然,三星過去在晶圓代工上曾發生過一些問題;例如早期三星幫蘋果代工iPhone晶片時,曾經「參考」蘋果的晶片設計,並用於自家的Exynos晶片中。且三星在產能與良率估算也常過度樂觀,導致客戶產品供需調控失準;比如說,當年高通在三星製造的驍龍820與驍龍835都曾傳出嚴重缺貨問題,主因就是三星製程良率改善緩慢,無法趕上市場需求。
如今三星再次投入龐大製程研發資金,是否能有效改善這些問題,在最高階的製程代工服務市場占有更重要地位,將是三星能否成功「彎道超車」的關鍵。作為台積電最大也是最有本錢的競爭對手,其動向值得緊密關注。…(本文節自財訊594期,詳全文)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