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民風民俗距離真正的民主,還有很長一段距離,但若立法院不再有席次過半、足以強渡關山的政黨,對台灣民主環境算得上是好事。
近三個月在北中南的各種場合,我大量對陌生人群或個人做「田野調查」,只問一個問題:二○二○年投票,你的總統票、立委票、政黨票,會不會投向同一個政黨?五、六成的答案是:不會!
當然,這只是田野之語,但是,接下來一連串的各種民調也都透露出同樣的蛛絲馬跡,增強了以下這件事的可信度:
下一屆的立法院,不會有席次過半、足以強渡關山的政黨!搞不好連強勢的派系都不會有!
這個現象若成真,不管是出於選民的理性,還是出於選民的情緒,在我看來,對此時此刻的台灣都是一件大好事。因為,兩顆台灣政治中的大毒瘤將因此消失:一、掌握立院多數的執政黨贏家通吃;二、「朝小野大」情況下對內萬政不通、對外進退失據。
台灣的立法院,其實至今都還沒資格稱作「立法」院,因為它根本沒在提法案;九七%的法案是由總統和執政團隊提出來的,執政黨委員多是應聲蟲,而在野黨委員頂多也就是發揮杯葛的作用。立法委員不寫法、不提法,那要立法委員何用?不過一群舉手部隊或打架部隊罷了。要立法院何用?不如直接正名為「應聲院」或「杯葛院」。
多少無知、多少腐敗、多少浪費,在立法院船過水無痕。立法委員如果沒有獨立人格、獨立見識,就是一群⋯⋯,對不起,太難聽了,就不寫出來,請讀者自己填空。
台灣享受真正的一人一票,也已經二十幾年了,算一算,也歷經了幾代人了。至今還容許立法院如此不堪,賴不了別人,只能檢討自己的民風民俗距離民主還有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