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中國半導體土豪也低頭 四年前狂言「買下聯發科」 現在說中國IC業「還要坐十年冷板凳」

中國半導體土豪也低頭 四年前狂言「買下聯發科」 現在說中國IC業「還要坐十年冷板凳」

劉煥彥

科技

今周刊攝影團隊

2019-11-11 17:47

曾經手握數千億元台幣資金的中國科技業國家隊「代言人」、清華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四年前第一次來台灣就放話要「買下聯發科」、參股台積電,震撼台灣科技業,後來更成功取得矽品、南茂等科技業者的中國子公司三成至五成股份。

如今趙偉國一改當初的狂妄口氣,8日在北京表示「中國的集成電路(積體電路)還有非常長的路要走,要坐十年冷板凳」,美國擔心「中國威脅」是庸人自擾。

這或許意味,以半導體為主的中國科技業逐漸進入高端設計及先進製造的領域後,原先紫光集團以砸大錢購併對手的野蠻成長模式逐漸失效,而堅持長期研發的台灣科技大廠,例如台積電及聯發科,開始顯現紮實的科技實力。 

 

中國財新網報導,趙偉國8日在北京舉行的第十屆財新峰會上演講時表示,中國積體電路產業這幾年在市場、需求、技術和政策等引導下有過熱跡象,但從投資金額來看仍嚴重不足,而且都處於低層次競爭。 

 

他指出,南韓三星電子每年投注逾200億美元在研發和資本支出,美國英特爾、台積電每年也投入100多億美元,反觀中國的「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一期只有1300多億元人民幣(約186億美元),還花了五年時間。 

 

▲清華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認為,中國IC產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得坐十年冷板凳。(今周刊攝影團隊)

 

趙偉國說:「中國什麼時候有一家半導體企業,一年研發和資本支出能超過100億美元,中國集成電路才真的有競爭力。」 

 

他認為,無論從技術、投資規模或產業成熟度來看,中國半導體產業和先進國家還有非常大差距,中國「什麼時候有一家(半導體)企業的估值超過1000億美元,可能才有一席之地」。 

 

趙偉國甚至說,「美國人根本不用緊張,我們離你們還差得很遠,沒有構成什麼競爭和威脅」。 

 

趙偉國:中國有半導體企業估值逾千億美元  才能有一席之地

 

2015年11月今周刊封面故事報導,趙偉國成功挖角國內「DRAM教父」、華亞科董事長高啟全後,又砸下194億元台幣入股力成,成為全球最大記憶體封測廠的最大股東,接著又以568億元台幣投資矽品、119億參股南茂等封測廠,持股比例都達到25%。 

 

趙偉國甚至建議中國政府,若台灣不開放陸資投資,就禁止台灣半導體產品在中國銷售;他首次來台就放話要併下聯發科,「因為我的錢多嘛」。 

 

當時他接受今周刊訪問時揚言,IC產品價格戰如此激烈,「展訊可以不賺錢,聯發科能不賺錢嗎?因為我的資本比他強大,我每年可以賠錢,我可以一直賠⋯⋯聯發科會賠掉更多錢,它慢慢就受不了」。 

 

紫光集團2018年有變  趙偉國三度辭去重要職務

 

然而在台灣引起一陣科技業騷動後,紫光集團近幾年有很大變化。2015年紫光集團來台「大肆採購」後,還跨足美國,傳出盯上多家矽谷大廠。趙偉國甚至放話說已準備300億美元要在全球併購,打造中國第一個世界級的半導體巨人。 
 

這番話在台灣及美國都引起官方及業界高度警覺,紫光集團多宗海外投資案後來以失敗收場。 

 

到了2018年,趙偉國先後辭去紫光集團內的多項重要職務,他於4月辭去紫光股份及紫光國芯兩家事業的董事長職務;8月辭去清華控股董事;10月又辭去南京紫光存儲科技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職務。 

 

今年紫光集團則傳出大幅虧損及負債升高,本月初新浪財經報導,根據紫光集團半年報,2019上半年虧損達人民幣37億元,資產負債率更達73.68%。 

 

紫光上半年大虧37億人民幣  債務超過帳上現金

 

半年報也顯示,上半年紫光集團支付了43.36億人民幣的利息費用,竟然比四年來累積獲利金額還高,而且紫光集團還得在一年內償還847億人民幣債務,帳面可用現金卻只有393億人民幣。 

 

2015年11月在今周刊專訪中,趙偉國被問到若聯發科不跟紫光合作又如何,他直言「他(展訊)這樣打下去,最終肯定會贏聯發科,因為我的錢多嘛!」 

 

以紫光集團目前狀況來看,四年後回顧他這段談話,看來格外諷刺。 

天時、地利、人和

聯發科5G晶片占優勢

 

聯發科

​▲點擊圖片放大

 

聯發科這次推出5G晶片時程,與高通拉至有史以來最近的距離,如果說是聯發科將士用命展現出的一種「人和」成果,那麼,中美貿易衝突的時空環境,以及台積電七奈米良率勝三星,則分別是「天時」與「地利」兩大優勢。

 

因此,聯發科第三個機會在於,中國高科技供應鏈刻意進行的「去美國化」腳步,讓華為、小米、OPPO、vivo這樣的中國手機品牌大廠,更有棄高通、選擇採購聯發科晶片的主觀意願。但在商言商,前提是,聯發科的晶片,無論效能、品質、服務與價格都必須與高通並駕齊驅,換言之,只要聯發科的產品能做到與高通一樣好,「天時」是站在聯發科這邊的。

 

在4G世代的手機晶片,有研究機構統計,聯發科手機晶片全球市占率僅十一%,遠遠落後於高通的四五%。瑞信證券則相當看好聯發科5G手機晶片市占率回升,該券商亞洲科技研究部主管尼根(Manish Nigam)預測,二○二○年聯發科5G晶片市占率將達十七%,二一年將進一步提升至十八%。

           

至於,聯發科5G晶片選擇使用台積電七奈米製程製造,相對高通5G晶片一大部分規畫在三星電子投產,也造就了聯發科第四個機會:成本有機會比高通略勝一籌。主要原因在於,台積電七奈米製程良率高於三星電子同級製程,讓聯發科投產的5G晶片有機會更添成本優勢。雖然也因為如此,傳出高通有意將部分在三星投產的產品線移至台積電生產,但兩家製程迥異,光罩也不同,高通即使轉換晶圓代工廠製造,將付出量產時程推遲與成本堆高的代價。

 

5G手機銷量成潛在威脅

當心股價漲多拉回

 

聯發科

 

然而,聯發科的未來也不是一片晴空萬里,仍有幾朵烏雲夾雜著閃電般的威脅。第一個威脅在於,明年如果全球5G手機銷售量仍出不來,目前已經被注入過多期望的聯發科股價,恐有顯著回檔之虞。

 

麥格理證券半導體產業分析師廖光河即發布報告指出,今年迄今聯發科股價大漲七○%,顯示市場對5G手機晶片的期待過於樂觀。麥格理證券分析,一一年至一二年期間,市場對聯發科推出4G晶片也同樣充滿期待,但那段期間聯發科股價也不過上漲五○%,今年的七○%漲幅,顯然過度樂觀。

 

其次,5G單晶片對聯發科實質的營收與獲利貢獻,預計在明年上半年仍相當有限,象徵性意義大於實質意義。由於明年上半年5G單晶片仍未真正出量,但初期的研發與製造費用恐將稀釋整體獲利,屆時,聯發科股票恐出現失望性賣壓。於是,廖光河著手調降聯發科目標價達十五%,至三一○元。

 

今年傳出,一向自產自銷的三星手機晶片,著眼於手機市場飽和,計畫外賣給其他手機品牌廠,企圖擴大市占率,也對聯發科造成第二個潛在威脅。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分析師呂珮如認為,三星手機晶片如果真的外賣,聯發科除了高通與展訊之外,又平白多了一個勁敵。「但三星本身是手機品牌大廠,其他手機品牌廠採用對手研發的晶片,應該也頗為忌憚吧!」她分析道。

 

兩年後難逃激戰

考驗聯發科經營能耐

 

不過,三星電子這項動作,也不禁令人聯想到海思的手機晶片是否也會外賣,的確是聯發科的隱憂之一。

 

不管怎樣,以目前的態勢,高通依然是聯發科最主要的對手。分析師們認為,5G手機普及化的初期一至二年,高通與聯發科的價格戰或許會稍微緩和些,但兩年後,5G手機高度普及化,兩家獨立晶片廠的價格戰火勢必愈趨激烈,這是聯發科未來難以迴避的威脅與挑戰,考驗該公司後續產品研發創新與成本控管的經營能耐了。

延伸閱讀
趙偉國辭紫光存儲法定代表人 半年來第三次卸重要職務
趙偉國辭紫光存儲法定代表人 半年來第三次卸重要職務

2018-10-16

終結「野蠻併購」 趙偉國下台還意味著什麼?
終結「野蠻併購」 趙偉國下台還意味著什麼?

2018-04-09

紫光獵食台灣科技業 神祕趙偉國揭祕
紫光獵食台灣科技業 神祕趙偉國揭祕

2015-11-05

深度專訪》二個半小時  從個人到工作無所不談  不合作,最終我們會贏聯發科  趙偉國:因為我錢多嘛!
深度專訪》二個半小時 從個人到工作無所不談 不合作,最終我們會贏聯發科 趙偉國:因為我錢多嘛!

2015-11-05

下一步棋》讓強敵變朋友  吃下技術、市場  若成功併聯發科  趙偉國可少奮鬥五年
下一步棋》讓強敵變朋友 吃下技術、市場 若成功併聯發科 趙偉國可少奮鬥五年

2015-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