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銖不斷升值,今年十月下旬兌換美元價位,更創六年以來的新高;
強勁升值的背後是外資湧入,卻也為出口、觀光業造成不良影響,威脅泰國經濟發展。
中美貿易大戰撼動了亞洲國家,打破既有的平衡,各國政府被迫倉皇應對瞬息萬變的亂局。強勁升值的泰銖,正是亞洲大變臉的代表作。
泰銖在中美貿易戰的硝煙下,不斷升值,十月二十五日對美元的匯率,來到三十.一六泰銖兌換一美元,再創六年以來的新高。另外,泰銖今年對美元升值達到七.八%,升值的幅度不僅超過所有東南亞貨幣,在新興市場上更是僅次於俄羅斯盧布、排名全球第二的強勢貨幣。
幣值比台幣更貴 成為新常態
許多台灣人都還停留在「泰銖比新台幣便宜」的舊時代,卻渾然不知從今年六月二十日,泰銖創下與新台幣「一比一」的里程碑之後,至今已經持續四個月維持「泰銖比新台幣更貴」的新常態。
這個「一比一」的現象,從千禧年至今只出現過三次,第一次是二○○八年金融海嘯前夕,第二次在一一年歐債危機末期,第三次是一三年四月短暫觸及。過去三次與全球金融大地震都有關,這次的時間與幅度還在發展中,將是觀察區域經濟變局的絕佳指標。
強勢泰銖波段將屆滿三年,從一七年元月開盤三十五.八三泰銖起算,至今波段升值幅度累計十八.八%,源源的海外資金持續流入,是最主要的動能。
泰國是當年亞洲金融風暴的主角,差點因為資金外逃而崩盤,如今華麗大變身,從一四年十月以來,累積連續二十季經常帳順差(Current Account Surplus)的紀錄。
經常帳是一國匯率的重要指標,國際貨幣基金(IMF)估算泰國今年經常帳順差,會有GDP(國內生產毛額)的六%,幾乎是日本的兩倍。重要的是,此趨勢已經持續五年,高峰在一六年,當年創下經常帳流入占GDP比重十一.七%的歷史高峰;一七年為十一%、去年七.四%,今年才降到六.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