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六月,是桃園機場三十七年來最黑暗的一個月,連五次出包,上演「水上機場」 的戲碼,接著又停水、停電,國門顏面掃地。
桃園國際機場公司雖澄清,除了第一次淹水,連番出包都有搶救管路、堆沙包等對策,但這樣如同補破網的作法,顯然效果有限,畢竟這已非單一事件或是一小部分問題。
立委鄭運鵬批評,五二○前桃機歷次出事,居然沒有人遭懲處,顯示雖已公司化,但公務人員心態難改,反而不如民間公司可開除,落得進退失據的窘境,新團隊上任一定要有新思惟。
「桃機應該要轉型、調整。」逢甲大學運輸科技與管理學系副教授李克聰也如是說。桃機因業務廣泛,從工程、安全到招商等,處理常規性事務的公務員無法面對多元經營模式,應該效法新加坡和香港,機場雖屬國有,但引進民間的資金與人才,並做好風險控管。
此外,由於機場航警、防疫、海關等單位林立,李克聰建議,應成立協調各部門的整合委員會指揮,才能使機場運作更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