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索比亞總理阿比因為主動解決邊境戰爭,獲得今年諾貝爾和平獎桂冠;
他與中國關係密切,中國在當地投下一連串建設,其中一條造價千億的鐵路卻透著一股不尋常……。
今年四十三歲的衣索比亞總理阿比.阿邁德.阿里(Abiy Ahmed Ali),在三○一組諾貝爾和平獎被提名人中脫穎而出,打敗堅持不搭飛機的瑞典少女桑柏格、在宗教恐怖攻擊後撫慰人心的紐西蘭總理阿爾登、一生保護熱帶雨林的巴西酋長郝倪,更擊退拯救無數人命的聯合國難民署(UNHCR),榮獲二○一九年諾貝爾和平獎。
衣索比亞是非洲大國,隔鄰是位在紅海尖端、可以控制所有航行蘇伊士運河船隻的小國吉布地(Djibouti),以及台灣人幾乎沒聽過的厄利垂亞(Eritrea)。吉布地人口只有八十八萬人,但因為扼住紅海的咽喉,具有高度戰略價值,因此美、法、中都設有軍事基地。美國在吉布地設有非洲最大的軍事基地,中國除了設置軍事基地,還投入巨資把吉布地列入「一帶一路」的非洲首要港口。
至於厄利垂亞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這個在吉布地北邊的國家有六百萬人口,曾經是義大利的殖民地,卻長期與衣索比亞有「統獨糾紛」,一九六二年被衣索比亞合併成為第十四省,但因為語言文化的差異,獨立運動持續了三十年,直到九三年,在聯合國的監督下舉行全民公投,以超過九九.八%的贊成票脫離衣索比亞。
不過,在聯合國的見證、獲得全民公投通過、建立新而獨立的國家之後,厄利垂亞並沒有帶給人民幸福美滿的未來,帶領獨立運動的伊薩亞斯.阿費沃爾基(Isaias Afwerki)成了新的獨裁者,以恐怖統治、強迫全民從軍、鋪天蓋地的人民監視,成為西方媒體所稱的「非洲的北韓」。然而,北韓因為有美、日、俄、中與南韓的多方角力,一直是全球關注的焦點,而偏處紅海、沒有戰略價值的厄利垂亞境內所發生的殘害人權、無情殺戮,幾乎無人聞問,堅持一黨專政的阿費沃爾基獨裁者的殘酷犯行,無人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