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澳大橋斷裂墜海,造成六死十二傷慘劇,經查才發現管理單位多頭馬車、無特殊橋樑規範。
反觀橋樑數量為台灣二十四倍的日本,以國家戰略高度,嚴謹管理維護橋樑,值得台灣學習。
十月一日上午九時三十分,平靜的宜蘭南方澳漁港傳來轟隆巨響,跨越漁港航道的南方澳大橋,中央鋼索忽然斷裂,大橋如積木猛然地從中崩塌,激起大量水花。不過短短六秒鐘,就造成六死十二傷的嚴重慘劇。
這六秒鐘,震出了台灣政府長期忽視跨港橋安全,以及橋樑檢測不夠細緻的弊病。
一九九八年完工的南方澳大橋,是全球僅有兩座的雙叉式單拱橋。橋塌後,外界才發現,二十一年來的六任政府,皆未曾針對這座橋進行獨立檢測。除了南方澳大橋,另外還有十六座港區橋樑,也全未列入交通部「台灣地區橋樑管理資訊系統」接受監督。
據交通部統計,全國目前約有二萬九千座橋樑,其中有兩萬一千餘座由地方政府管理,其他則分屬交通部公路總局、高速公路局、台鐵局、高鐵公司、港務公司等機關管轄。各管理單位須依交通部二○一八年頒布的《公路橋樑檢測及補強規範》要求,原則上每兩年對橋樑進行一次檢測,最長不得超過四年不檢測。
儘管交通部對於橋樑的檢測頻率與評估補強方式有明確規範,且自一九八七年頒布《公路養護手冊》之後,也不斷因應新型態橋樑結構與設計,針對不同特性、建材、運輸系統的橋樑修訂新檢測規範,為何仍無法阻止駭人聽聞的斷橋事件發生?
「現在的橋樑檢測表格項目,都屬於鋼筋混凝土結構橋樑及鋼結構橋樑,沒有特殊橋樑的專屬表格,是很大的問題與盲點。」橋樑檢測權威、中央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兼防災中心主任王仲宇,語重心長地點出這項長期被忽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