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常見作為體驗遊戲、藝術創作使用的VR(即為Virtual Reality,虛擬實境),現在不僅走入醫院,成為老年失智症患者、過動兒訓練與復健的器材,還準備走進台東偏鄉,未來將成為遲緩兒接受早療的重要關鍵輔具。
打造貼合民間的「暖心科技」!繼「漸凍症病友智慧溝通系統」整合研發成功,科技部持續蒐羅社會需求,其中以台東的「偏鄉早療」提案,備受外界矚目。
由於台東偏鄉地處不便,遲緩兒需要搭車往返醫院接受早療,但無奈多數家長得需上班、賺錢養家,因此偏鄉遲緩兒的黃金治療時期,也因此受到耽誤。
一旦錯過0-6歲的黃金治療期,遲緩兒若想要擁有如同一般人的溝通、行動能力將會難上加難,更可能成為家庭照護的重擔。
在科技部號召之下,多位跨領域專家學者一同參與「偏鄉早療」專案,像是中央大學資訊工程系、長庚大學早期療育研究所、台東大學與清華大學特殊教育學系,以及台北榮民總醫院的精神科都成為專業執行團隊,未來將研發出一個可以遠距早療評估、早療線上學習與療育資料保存的「物聯網早療資訊匯流平臺」。
這項平台,還同時涵括了「遠距早期療育介入作息本位(RBI)方案智慧評估系統」、「早療數位教育及培訓課程開發」、「發展遲緩兒童復健虛擬教室」三大面向,完整地提供協助發展遲緩兒發展的相關療育服務。
計畫主持人、同時也是負責「發展遲緩兒童復健虛擬教室」設計與開發的中央大學資訊工程系葉士青教授表示,過去與榮總、國泰醫院等醫療院所合作,針對老人家、過動兒來設計一套VR做復健,施展成效備受肯定,已可驗證VR的可行性。
葉士青提到,目前已有充足的經驗可以將VR與物聯網做結合,現在是驗證VR普遍適用性的最佳時機點,並可藉此走入「服務」的模式,協助早療家庭能夠透過平台,擁有居家型的復健型態、同時藉由特殊設計的VR實境遊戲,讓遲緩兒喜歡上做復健。
舉例來說,讓遲緩兒穿上VR裝置,透過做任務的設定,像是玩遊戲來訓練出「平衡站立」、「反應力」等重要能力。
共同主持人吳曉光教授也提到,這個偏鄉早療專案不只協助遲緩兒家庭,其實是協助人力缺乏的第一線執行人員,「透過物聯網科技的協助,提供遠程服務,不僅突破時間域空間的限制,也讓同樣的人力,可以服務更多的人,還能擁有更好的服務品質,這就是我們所期望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