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笑諾貝爾獎又來啦,這次又有台灣科學家得獎,成為另類的台灣之光!第29屆「搞笑諾貝爾獎」12日在美國哈佛大學舉行頒獎典禮,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勇奪物理獎的「袋熊大便」,據來自台灣的科學家研究指出,袋熊大便之所以為方形,主要是與腸子形狀和柔韌性,以及生活在乾燥環境有關。
來自台灣的科學家楊佩良和台裔科學家胡立德團隊,在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中,再次勇奪物理獎,他們以「袋熊大便為什麼是方的?」為題進行研究,研究指出,袋熊的糞便在腸子末端在液體轉變為許多小正方形,是因為腸壁的彈性變化,使得糞便成立方體。
Wombat poo is cube shaped so they can mark their territory with it but no one knows how they make their poo square #advancedwombattechnology pic.twitter.com/fIvMhyRoWS
— Diana S. Fleischman (@sentientist) 2016年11月3日
而在已知的自然界裡,方形並不常見,目前僅知道袋熊是唯一能夠產生立方體的物種,楊佩良表示,原本要製造出方塊只有兩種方法,分別是製模或切出,但現在出現第三種在不使用模具的狀況下,製造軟材質的方塊的方法了。
至於袋熊為何需要方形大便,在研究中認為,袋熊以堆疊糞便的方式,標示出家的範圍,並透過味道與其他同類溝通,因為袋熊視力不好,所以他們會將糞便堆在如洞穴、石頭或圓木上等突出的地點,以便以視覺上的獨特性與其他袋熊溝通,而方形糞便不會滾動到其他地方,解決了袋熊在堆疊糞便時的困擾。
By the way @BBCiPM, we’re delighted to say that we now have Wombat poo in our collection...here it is in all it’s cubic glory! pic.twitter.com/Q7C9erGyd8
— National Poo Museum (@PooMuseum) 2018年9月15日
其他搞笑諾貝爾獎的得獎項目還包括,醫學獎的義大利製披薩是否能防癌、生物學獎的磁化死蟑螂與磁化活蟑螂消磁速度不一樣、化學獎的5歲小孩一天可製造多少口水、經濟學獎的哪一國貨幣最髒等。
搞笑諾貝爾獎得主會獲的10兆元的「辛巴威幣」,但因為辛巴威由於惡性通膨嚴重,因此就算是10兆元,也幾乎沒有實質價值,純粹以搞笑成份居多。
▲袋熊來為澳洲的有袋類動物,主要分布於澳洲東南部及塔斯馬尼亞州的森林、山地等。(圖片來源/達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