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禁售令生效日進入倒數計時68天,11月19日能否再度展延,全球科技業高度關注。
不管展延與否,華為刻正進行的供應鏈「去美國化」,以及關鍵零組件「自主化」兩路線,恐怕回不去了。
這對電子業供應鏈將帶來深遠影響,一個影響台股的變數,正在醞釀之中……
請先記住這個日期,十一月十九日!這是全球高科技產業屏息以待的日子。華為禁售令在八月十九日被美國總統川普展延九十天後,如果屆時沒有再度展延,禁售令將在這一天正式生效。
這一天為何那麼重要?因為這攸關華為、蘋果與三星等大廠全球高科技勢力範圍的消長;更牽動到電信設備、企業網路設備與伺服器、手機、平板、筆電等零組件供應鏈的訂單重新洗牌。高科技業,尤其是台灣擅長的硬體製造,不管規模大還是小,上游還是下游,都難以在「華為禁令」衝擊波中置身事外。
以二○一八年營收而言,蘋果是八.二兆元(新台幣,下同)、三星是六.四兆元,華為則是三.一兆元。相較下,華為營收規模在全球高科技業的「硬體品牌三雄」之中,顯得矮了一截。
但如果從對台採購金額角度觀之,華為對台廠的重要性瞬間拔高。外商一八年在台灣總計採購金額達一二二八億美元,推估光是蘋果一家公司約貢獻了四分之一,估達三百億美元上下。三星長久以來採一條龍式生產,擁有高度的自製比重,對台採購一年則落在五十億美元上下。華為這幾年對台採購迅猛增加,估計去年已達一二○億美元,而今年受到中美貿易戰的影響,轉單台灣更為殷切。
業界估計,今年華為對台採購將超過一五○億美元,躍居台灣電子業除蘋果之外,最重要的採購外商。
所以,一旦美國對華為的禁售令生效,對台灣的衝擊絕對不容輕忽。瑞信證券亞洲科技研究部主管尼根(Manish Nigam)對本刊直言:「台灣受到華為禁售令衝擊的程度,將遠較韓國明顯,因為華為對台灣電子業採購,不論金額與產品的廣度與深度,韓國皆遠遠不及,我們早已提醒客戶要做好因應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