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經貿戰說穿了,其實是雙方領袖為製造對自己有利的處境而擴大演出,
過去國際外交都再三斟酌用詞,現在動輒翻臉,咬文嚼字的意義愈來愈稀薄了。
日本從八月二十八日凌晨起把韓國從「安全白名單」刪除,即韓國不算是日本認定的「無擴散大規模毀滅性武器之虞的國家」,形同把南韓當北韓對待,大傷南韓自尊心。南韓也宣布毀棄《日韓軍事情報保護協定》(GSOMIA),等於取消雙方軍事結盟關係,並斷然執行原本延期的竹島(南韓名獨島,日韓有主權紛爭之處)的軍事演習,經貿戰延燒到安保問題,日韓關係陷入難以修復的泥淖。
不僅如此,南韓提訴WTO(世界貿易組織),日本就宣布對WTO出資雙倍,想進一步取得主導權,愈發不可收拾,逼得岩波書店社長岡本厚等召集學者、律師等四百多人集會,並取得萬人連署來要求修復日韓關係。
東大名譽教授和田春樹則說,安倍首相施政方針不提日韓關係、六月大阪G20也故意不和韓國總統文在寅會談,讓人想起二次大戰前日本首相近衛文麿表示不以蔣介石政權為對手,結果讓兩國遠離和平,和田呼籲不要再釀出同樣悲劇。
這次日韓經貿戰說穿了,其實是日韓領袖為製造國內對自己有利的處境,而故意不斷擴大演出。像南韓最高法院去年分別裁定兩家日本企業須賠償南韓當年遭強行徵用勞工,但日本主張此違反一九六五年日本和朴槿惠父親朴正熙的政府簽署的《日韓請求權協定》,且日方已賠償,認為這是文在寅演出清算朴家政權的戲碼,並藉反日來提升人氣,最近也為遮掩法務部長人選醜聞,而讓反日氛圍不斷升高。但安倍未嘗不是呢?今年七月意識到參議院選舉,故意宣布管制對韓半導體材料輸出,果然如願讓日本輿論一口氣「嫌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