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安潔莉納裘莉的教養哲學:當好媽媽之前,更重要的是先「愛自己」

安潔莉納裘莉的教養哲學:當好媽媽之前,更重要的是先「愛自己」

女人迷 womany

焦點新聞

取自 Angelina Jolie. 臉書

2019-08-30 13:31

家庭教育,是去回應世界的需要。安潔莉納裘莉的五個教養哲學,看我們如何透過教育,讓孩子學習「探索世界」「尊重他人」「做自己」?

當我們談到安潔莉納裘莉,我們記得她是一名出色的演員、模特兒、人權鬥士,而在事業之外,她更是一位傾心傾力熱愛家庭的母親。裘莉將自己對世界的關懷,帶入她的家庭教育。

 

她對孩子們說:

 

「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去發展我們的心靈。」

 

在外媒訪問中,她告訴孩子,別只當一名演員,因為世界的中心不是只有好萊塢。演員一職,僅僅是觀看世界的一個視角,她期待,孩子們用更多不同方式去認識世界,認識自己,認識人的心靈。

 

我們可以從教養開始,把世界帶入家庭,一步步縮短差距,同時讓孩子在家開始找到自己在世界的位置。

 

 

 
 
 
 
 
 
 
 
 
 
 
 
 
 
 

Angelina Jolie(@angelinajolieofficial)分享的貼文 張貼

 

分享給你五個我們可以向安潔莉納裘莉學習的教養心法:

 

1. 讓孩子「做自己」,找到你的獨特性

 

裘莉鼓勵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探索自己,她認為,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擁有自己的特色,而父母是去給孩子們自有的空間去一步步發現身上新的可能性。

 

她從未限制過孩子的穿著,女孩不用穿得淑女,男孩不用穿得陽剛。一如,12 歲的大女兒夏蘿(Shiloh Nouvel Jolie-Pitt)從小偏愛中性打扮,而裘莉很高興孩子能「做自己」,她認為這是一件很有魅力的事。

 

在 Reuters 的訪問中,裘莉說:

 

「孩子們有權利在不受到其他人的指責,用他們希望的方式表達自己,因為這是他們成長過程中很重要的一環。」她補充:「當我們談到人們如何互相指責、貼標籤,這個社會永遠還有需要學習的事。我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努力。」

 

“Children should be allowed to express themselves in whatever way they wish without anybody judging them because 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ir growth,” she said, before adding: “Society always has something to learn when it comes to the way we judge each other, label each other. We have far to go.”

 

 

 
 
 
 
 
 
 
 
 
 
 
 
 
 
 

Angelina Jolie(@angelinajolieofficial)分享的貼文 張貼

 

2. 如果不懂得「聆聽」,不會有人替你完成任何事

 

在 《Elle France》的訪問中她說到:

 

「其實,真正且唯一我所知道教養孩子的方法,就是去『聆聽』。這大概是任何一個家長可以做的最重要的事。孩子勇敢、適應力好,但他們仍然是孩子,他們需要有人盡可能地幫助他們了解人生中的困難與現實,他們也需要我們都需要的-保護與關愛。」

 

" But really the only way I know to raise them is to really listen. It's perhap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any parent can do. They are resilient children but they are children, and as much as they need help to understand the hard truths in life they also need what we all need–protection and love.''

 

學習和孩子有效、理性的溝通,是親子共同努力的事。很多時候,孩子並不需要父母單向的說教,或者片面的經驗分享,更多地,是渴望有一個可以信任的人去聽他們說話,感覺被同理。對父母而言,懂得「聆聽」孩子正在告訴自己什麼事,是幫助孩子們解決問題、宏觀看世界的起點,也是展現愛的關鍵。

 

3.「尊重」是每一天有意識的練習

 

有感於世界不平等,裘莉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尤其在意孩子是否懂得「尊重」。

 

她在接受 The Mirror 的訪問時,提及前夫布萊德彼特,從他對待裘莉的方式,以及帶著孩子們一起準備母親節驚喜,她看見布萊德彼特以身教教導孩子「什麼是尊重女性」。裘莉說:「我也希望透過我如何對待他們的父親,教導孩子們如何尊重。」

 

 

 
 
 
 
 
 
 
 
 
 
 
 
 
 
 

Angelina Jolie(@angelinajolieofficial)分享的貼文 張貼

 

4. 在探索世界的同時,接受「教育」同等重要

 

擔任聯合國難民署特使的裘莉,她深感探索世界,其實是去找到自己的長處,在有能力時,回應世界的需要。她在 2018 年 8 月 《Elle》的訪問中點出世界各地的性別不平等事件,約有 2 億的女孩們,至今仍然要為「摘除子宮 / 生殖器官」所苦;約有 6.5 億的女孩在 18 歲以前被強制結婚;有數千女人被家人殺害,她們是「清理門戶」「名譽殺人」等不合理原因的犧牲亡者。

 

裘莉帶著孩子們旅行,並自己的孩子:「用你最快的速度把學校功課做完,因為我們要出外探索了。」但同時,她也強調教育與學習的重要性,她告訴 The Independent:「我寧願孩子們去博物館學習、去玩吉他,或者抓一本自己愛的書好好閱讀。」

 

“ We travel and I'm the first person to say, 'Get the schoolwork done as quickly as possible because let's go out and explore'. I'd rather them go to a museum and learn to play guitar and read and pick a book they love.”

 

5. 保持叛逆吧,孩子

 

在 《Elle》 的專欄裡,裘莉回溯女性被壓迫的歷史,那些想要爭取性自主權、想要在政壇或宗教現場發聲,或想要穿得不一樣的女性,往往會被燙上「惡女」「巫女」「惡母」「怪女人」等等的標籤。安潔莉納裘莉說,如果她活在更早的時代,她很可能早就被獵燒幾回,僅僅因為她「做她自己」。

 

裘莉認為,他們口中的「邪惡女人」,只是一群對不公不義感到厭倦的女人。那些停止盲從,拒絕不合理規範、束腹的女人,是在為了自己和家園奮戰。即使她們被置於險境,包括死亡、坐牢、被驅逐⋯⋯,她們仍從不放棄自己的聲音和權利。

 

裘莉說:

 

「如果這樣的行為是放蕩的,那麼這個世界需要更多『邪惡女人』。」

 

不分性別,裘莉鼓勵孩子們,保持叛逆,即使世界認為你有點壞,但只要你心夠堅強與善良,就別輕易動搖。

 

 

 
 
 
 
 
 
 
 
 
 
 
 
 
 
 

Angelina Jolie(@angelinajolieofficial)分享的貼文 張貼

 

當一個好媽媽,首先不能忘記「愛自己」

 

當上媽媽以後,安潔莉納裘莉學習聆聽、以身作則,孩子往往成為人生的第一順位。關於母職,裘莉在 Vanity Fair 說:

 

「我感覺自己更有女人味,因為我變得更有智慧去做出選擇,我把家庭擺在優位,我對我的人生、我的健康負責。我想,這是一個讓女人變得完整的過程。」

 

同時,她深感竭盡全力兼顧家庭與事業,對女性而言是辛苦的。所以,她提醒,天下每一個媽媽首先不能忘記「愛自己」,才有體力去愛家人。

 

從安潔莉納裘莉身上我們看見,一個母親對於教養的堅持,她理想的母親模樣,不是去強制孩子做任何事,而是邀請孩子帶著她去世界冒險。

 

延伸閱讀_

安潔莉娜裘莉的聯合國演說:性暴力存在,世界就無法和平
活著還愛著就是性感!安潔莉娜·裘莉、麥金妮絲、凱莉米洛抗乳癌宣言
大尺碼模特兒與黑人女模證明:妞約時裝周、你不該只關注美麗與時尚

 

※本文獲女人迷 womany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簡單講,會被鎖定的關鍵在,你是否為『本地且唯一稅務居民』,若非本地、且是多地稅務居民,財富資料就會被『交換』,而上述條件就是判斷線索。」

 

另外,針對二○一九年起開戶的客戶,須提出自我聲明,或透過理財顧問報告、表明稅務居民身分;「像此案例,移民加拿大後,包括住所、個人財產等,都會被判定為加拿大稅務居民,但又因常住台灣,也符合台灣稅務居民身分;在同時為兩國,甚至多國稅務居民情況下,帳戶資訊就會被交換至多個國家。」林志翔表示。

 

再來,以台灣身分在新加坡理財,理論上就會被認定為台灣的稅務居民;但對於客戶的加拿大稅務居民身分,是否可經由「自我聲明」或「理財顧問報告」審查辨識出來,就要看各國銀行執行狀況而定。「如果開戶時,銀行有要求客戶填寫自我聲明文件,卻未如實填寫為加拿大及台灣稅務居民而被查出,就有可能遭罰。」他提醒。

 

富邦證券專家團隊協理陳秋蘭,將過去多重國籍案例彙整,提出幾點注意事項。「像坐移民監期間,通訊電話等資料是否曾變更為加拿大?理財顧問是否對移民這件事知情?就算目前到新加坡理財,留下的帳戶資料都是台灣相關,但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日後被查核出來也不用太意外。」

 

有些客戶甚至打算將資產搬到「不會與台灣資訊交換」的地方,或以外國人身分開戶,留下與台灣無關的資料,以為這樣就能隱藏金融資料、或將資料交換到低稅率國家。但陳秋蘭提醒,國際對洗錢防制查核標準嚴格,各家金融機構也會用各種方法詳查客戶實際居住地、資金來源,為了避免日後陷入更多麻煩,其實不宜採取類似行動。

 

族群二》 中國有所得者 稅款可互抵

 

情境二:我在中國工作,投資股票也有買賣房產,在當地都有依法繳稅,若台灣和中國交換資訊,我還會被課稅嗎?

 

解答:目前中、港、澳金融資訊不會與台灣交換,未來開始「互通有無」時,所繳稅款兩岸就可互抵。即台灣人民若有中國地區所得,得申報並可自應納稅額中扣抵。

 

現階段台版肥咖條款特別排除中國、香港及澳門地區,主因在與中國地區進行稅務用途資訊交換之前,應先修訂《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相關規定,才符合立法程序,因此目前中、港、澳金融資訊仍不會與台灣交換。但未來開始「互通有無」時,所繳稅款兩岸可以互抵,應該沒有重複課稅的問題。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執行副總經理陳文孝指出,台灣人在中國不論賣出房地產或股票,除依當地規定完稅外,未來若兩岸開始進行「金融帳戶涉稅信息交換」,出售資產所得在台灣就有申報納稅義務;「但,若能進行兩岸文書認證,且在台有進行納稅申報,那在中國已繳稅款就可在台抵稅。」

 

他表示,今年七月,中國金融機構就已進行第一階段高淨值帳戶(一百萬美元以上)盡職調查,預計年底完成;一八年底將完成低淨值帳戶(一百萬美元以下)的調查,接著就開始每年進行交換。「對台商來說,像帳外經營收入、下腳料小金庫收入,台籍員工薪資兩地發放,及因境外股權代持、而無法進行盈餘分配等問題都會浮上斠面。企業部分也應著手檢視兩岸肥咖實施風險,進行有效管理。」

 

至於個人部分,依據《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台灣地區人民、法人、團體或其他機構有中國地區來源所得者,應併同台灣地區來源所得課徵所得稅。但其在中國地區已繳納之稅額,得自應納稅額中扣抵。因此未來申報時,可特別留意。

 

林志翔指出,若有中國地區所得的民眾,應將所得發生處所名稱、地址及所得額詳細列入該年度所得,辦理結算申報,「申報時,應檢附海基會驗證後的中國地區完稅證明;納稅人再自應納稅額中,扣抵該年度在中國地區已繳所得稅,扣抵數額部分,應依其『加計中國地區來源所得後』,適用稅率計算增加的應納稅額,再與中國地區所繳納的稅額相比,取其較低者作為可扣抵稅額。」

 

舉例來說,一六年小王有中國地區來源所得五百萬元,在當地已繳所得稅一六○萬元;在台灣地區所得為一百萬元,免稅額、扣除額為四十七.三萬元,則該年度綜合所得稅應納稅額計算如下圖。

 

肥咖條款

▲點擊圖片放大

 

族群三》海外投資者 逾六七○萬元須申報

 

情境三:以前,我從來沒有申報過海外投資獲利,CRS資訊交換後會不會因此被查稅?

 

解答:海外所得部分,每戶達一百萬元就要列入計算,國內所得加計最低稅負稅基超過六七○萬元就要申報,已實現之獲利或虧損才能互抵。

 

申報海外所得不一定會多繳稅,須透過計算才知道結果,「重點是CRS上路後,國稅局對第一次交換回來的資料,餘額較高的,必然會優先核對過去海外所得申報情形;如有必要還會被找去說明、交代申報數字是何依據,或過去未申報原因。」陳秋蘭說,簡單講,查稅有稽徵成本考量,國稅局一定是先挑異常的下手。

 

她舉例說明,像二十歲的年輕人,海外金融帳戶資產卻高達一百萬美元,究竟是父母贈與或是另有海外所得;若父母在國內已有贈與,加計海外贈與金額,是否就會超過年度免稅額?若非贈與,那海外所得發生年度及過程,相較下就一定會比五十歲中壯年更容易引發國稅局關注,成為查稅目標。

 

再來,被海外金融機構「交換回台的所得」,也未必就等於「應申報的海外所得」。例如,中國所得就要併入綜所稅,而非中國來源的海外所得還要分類;像「海外財產交易」這部分,當年度虧損就能與獲利相抵,但不能拿去抵其他類型的海外所得,包括海外利息、海外股利等。陳秋蘭提醒,海外財產交易所得及損失,都要是已實現才能互抵,若只是「紙上虧損」就不能列入計算。

 

情境四:我在美國、英國、澳洲等地,皆有投資不動產及理財,資金都是從國內匯出去,但當初匯款紀錄和買賣成本已不可考,CRS交換帳戶資料後,若被查稅怎麼辦?

 

解答:以推計課稅方式申報或舉證所得產生時間已過七年的核課期。

 

若確實找不到當初購買不動產或投資成本證明,一般作法有二,一是採推計課稅方式申報海外所得;另一則是證明,海外所得發生時間為二○一○年之前,「如能舉證,部分海外資產總額為○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前即有資產餘額,或海外所得產生時間已過七年的核課期,就可大幅降低海外所得應納稅額。」林志翔說。

 

其中,推計課稅方式,可依下列規定計算所得額:一、不動產按實際成交價格之一二%;二、有價證券按實際成交價格之二○%;三、其餘財產按實際成交價格之二○%,來計算所得額。

 

陳秋蘭強調,「推計所得」算法核心精神,在有「出售」事實,但因年代久遠,而無法舉出當時取得成本,並非只要是帳戶餘額,就可用二○%當所得額,像類似案例就可用這種方式來主張自己的權益。

 

族群四》海外信託配置者 釐清「他益」或「自益」

 

情境五:父親成立了一個境外信託,資產依契約分配給我們兄弟姊妹。幾年前,我們分到了一些財產,目前信託未分配的資產還不少,若資訊交換會有稅務問題嗎?

 

解答:先確認贈與時點是成立時或是依契約分配時,皆須依國內稅法對信託課稅的原則辦理。

 

境外信託課稅的關鍵,要先確認贈與時點是成立時、還是依契約分配時。「假設境外信託成立時即發生贈與效力,依法委託人就要申報繳納贈與稅;未來信託產生收益,因信託財產已屬受益人財產,產生的所得,即是受益人所得,須依所得稅法規定報繳。」林志翔說,但是目前台灣對海外信託如何課稅,並沒有例外規定,因此還是會參照國內稅法對信託課稅的原則來辦理。

 

進一步來看,信託契約內容一般又分為:他益(委託人與受益人非同一人)或自益兩種。依贈與稅法,信託契約成立、或追加信託財產時,都要主動申報贈與;且信託財產及孳息不論是否分配,都要計入受益人所得;「這些課稅規定看似界定清楚,但背後卻仍有很大討論空間。」陳秋蘭表示。

 

她舉例,像要保人成立保險金信託,若契約內容載明,委託人仍可新增並變更受益人,甚或解約將資金全部拿回來,就國稅局角度,信託成立時便仍是「自益信託」,等到受益人真的分配到財產時,才是贈與發生時點。

 

「但過去民眾在境外進行信託規畫時,不會主動申報贈與;因此自益或他益認定是否與國稅局存有差異,就值得確認。」陳秋蘭提醒,若是他益信託,必須注意贈與行為是否仍在核課期間(未申報核課期間為七年),或每年追加信託財產金額,是否超過每年贈與免稅額度。只有提早檢視、發現問題,才能降低稅務規畫的風險。

延伸閱讀
化骨水奪命!3分鐘看懂:科技業常用的「氫氟酸」,到底是什麼?
化骨水奪命!3分鐘看懂:科技業常用的「氫氟酸」,到底是什麼?

2019-08-30

電子菸致神祕肺病!研究:無尼古丁也很毒,吸一次影響血液循環
電子菸致神祕肺病!研究:無尼古丁也很毒,吸一次影響血液循環

2019-08-29

 從工讀生做到執行長,她奉獻25年青春,卻因忠言逆耳下台啟示:不管多受寵,老闆永遠不會是朋友
從工讀生做到執行長,她奉獻25年青春,卻因忠言逆耳下台啟示:不管多受寵,老闆永遠不會是朋友

2019-08-28

祭出「買一送一」也救不了營收?一芳加盟店現況曝光
祭出「買一送一」也救不了營收?一芳加盟店現況曝光

2019-08-28

「蝦味先」標榜非油炸是真還假?卡滋卡滋的酥脆口感從哪裡來
「蝦味先」標榜非油炸是真還假?卡滋卡滋的酥脆口感從哪裡來

2019-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