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電競賽事觀看人數和產值屢創新高的同時,台灣業界卻迎來黑暗期。
面對遊戲公司投資縮手和本地人才大量流出,台灣電競發展將何去何從?
暑假還沒過完,八月十日這天,北京五棵松廣場卻湧出如跨年般的人潮,將周遭馬路擠得水洩不通,為的就是想一睹這場被稱為「電競春晚」的年度大賽。
場外熱鬧,走進場內更是座無虛席。選手台上、場邊赫然見到好幾位台灣電競圈名人,如明星選手「Karsa」(本名洪浩軒),擔任教練的「牛排」(本名周律希)和「綠茶」(本名蔡尚精),還有賽事部總經理「四葉」(本名張宇)和經理「小畢姊」(本名畢怜禮)等多人。
台灣精英選手
改披中國隊伍戰袍
不過,這次他們都不是代表台灣隊伍,而是披上了《英雄聯盟》職業聯賽中國賽區LPL(LOL Pro League)經典強隊RNG(皇族電子競技俱樂部)的戰袍。
根據國際研究機構newzoo《二○一九年全球電子競技市場報告》,今年全球電競產業營業額將成長二六%,首度突破十億美元大關,上看十一億美元;同時觀眾人數可望來到四.五四億人,二○二二年預估可成長到六.四五億人,產業發展前景一片大好。
只是當全球電競蓬勃發展,特別以亞洲市場崛起最快,台灣電競產業卻出現發展危機。
台灣在二○一七年通過《運動產業發展條例》部分條文修正案,將電子競技業納入運動產業中,總統蔡英文也多次在公開場合力挺電競,彰顯政府對電競發展的支持;近兩年來,包括新北市政府成立新北電競基地、各大專院校陸續成立電競專班、主流媒體平台雅虎開設電競頻道,以及國泰金、中信金等大企業紛紛投資電競戰隊,似乎都將台灣的電競產業聲勢推向新高。
但弔詭的是,與此同時,遊戲大廠Riot在一八年關閉台灣辦公室,暴雪娛樂和Garena接著分別在一九年移轉和關閉了在台北經營的兩座指標性電競場館。更嚴重的是:台灣電競人才持續出走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