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華為新手機不用鴻蒙系統了?華為:只是被美國逼急的備案

華為新手機不用鴻蒙系統了?華為:只是被美國逼急的備案

2019-08-27 12:06

華為在近日不斷宣傳鴻蒙系統的強大功能,不過近日華為高級副總裁 Vincent Yang 表示,鴻蒙系統只是華為的「Option B」,除非美國進一步擴大禁令,華為會繼續使用 Android 服務,新的華為手機 Mate 30 也不會使用鴻蒙作業系統。

 

華為在近日不斷宣傳鴻蒙系統的強大功能,不過近日華為高級副總裁 Vincent Yang 表示,鴻蒙系統只是華為的「Option B」,除非美國進一步擴大禁令,華為會繼續使用 Android 服務,新的華為手機 Mate 30 也不會使用鴻蒙作業系統。
 

雙方關係時好時壞,華為不敢大意
 

中美關係時好時壞,19 日美方宣布續簽華為 90 天的「寬限許可」,允許華為繼續向美國廠商提供服務,而美方寬限理由是:「向中方表示誠意,也讓美國廠商有多些時間擺脫依賴。」
 

雖然任正非在日前調侃道:「我們現在不在乎哪個國家買我們的產品?或是有沒有買?因為我們訂單爆滿了!」不過華為近日的動作也顯示他們正小心翼翼地面對這場封殺戰。
 

除了開發鴻蒙系統,近日任正非在華為員工社群張貼一封內部信,以「軍事化」的口吻告誡員工,要員工組成「敢死隊」進攻新開發,立刻指派了一萬名工程師輪班 24 小時參與開發。除此之外,華為也大舉徵才,建立人才庫,長期抗戰美國。
 

鴻蒙系統為「Plan B」,隨時等待川普宣戰
 

華為鴻蒙系統 OS 的出發點與其他系統不同,目標要建立一個全場景流暢體驗,且架構安全可信。鴻蒙的系統架構透過公共通信平台、分散式資料管理、分散式能力調度、虛擬外設等四大能力,讓消費者在不同的 3c 產品體驗都能一體化。
 

不過現有的裝置平台市場都已被 iOS、Android 壟斷,畢竟是個「大者恆大」的市場,當系統使用人數達到某一規模,才會吸引開發者替鴻蒙系統設計 APP ,使用者效用才會提升。因此華為表示,除非美國進一步擴大禁令,阻止華為使用 Android 的關鍵服務,包括地圖和 Play Store,才會逼得華為新手機搭載鴻蒙系統。
 

放話後,還是先讓鴻蒙系統在智慧電視測試
 

不過華為宣布,鴻蒙系統將搭載新上市的智慧電視,成為鴻蒙第一個搭載的硬體,除了智慧電視的生態系相對簡單,進入障礙低,使用者擴增功能需求也較低,現在中國智慧電視作業系統市占率最高也只不過 20%,有機會讓鴻蒙系統異軍突起,也同時測試鴻蒙系統的穩定度,等將來更成熟了或是被美國逼急再來搭載手機。
 

延伸閱讀

美國鬆手再送華為 90 天豁免令,任正非:我們現在的問題是訂單爆滿、忙不過來!

【謝謝川普爸爸】美國施壓華為,台灣 5G 訂單提早報到

【先衝了】5G 都還沒全球落地,華為就已經在加拿大啟動「6G」研究

 

※本文獲科技報橘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未來的風場設計變得很重要,讓葉片轉速即使慢,還是能大量發電(例如裝更大的風扇葉片)。這就是關鍵,要讓風小的時候,仍然生產足夠的電力。

 

降低證照取得難度 可提高民眾種電意願

 

問:如何有效增加民眾種電意願?

 

費:可以投入教育系統,政府支持學校、學校幫助產業發展,形成正向的循環。

 

九○年代起,德國投入教育系統,從小的實驗室到研究計畫、相關課程;二○○○年後,知識體系的建置大幅增長,愈來愈多學者參與其中,短短五年內,能源教育的體系有效擴大,只要大家同心,可以走得非常快。

 

另一個是種電證照的制度,法規要鬆綁,使取得相關的證照更容易。

 

耶寧哈

耶寧哈自1997年起到荷蘭能源研究中心擔任研究員,長期擔任能源開發、能源政策評估與市場顧問。(圖片來源/耶寧哈提供)

 

耶:文化差異扮演關鍵角色,以荷蘭整體經驗為例,鄰避效應扮演重要的角色;如果一個消費者沒有得到直接的利益(例如所有權),任何的改變都會被看作負面。此外,面板的設計、放在屋頂上是否好看也是考量重點。

 

再者,民眾需要有參與感,如果民眾感受到決策過程中,自己沒有參與感,或是種電利益在他人(例如電力廠商),會帶來強烈反對聲浪。研究指出,擁有電動車的民眾會渴望自己種電,方便充電,這使他們感到有自主性。因此,要把鄰近的人納入決策過程,並且在經濟上得利(例如擁有部分的太陽能電力設施)。

 

太陽能與農地的關係 要競合不能競爭

 

問:目前台灣太陽能發展,地面型比屋頂型踴躍,造成珍貴農地被占用,怎麼克服?

 

費:第一,不要讓太陽能和農業競爭。最好是讓兩者結合(例如玉米田種電),在太陽能面板下農作也進行,會有很多好處。夏季時,有很多的陽光輻射、雨水不足,種在太陽能板底下,可以保有更高比率的土壤溼度。

 

第二,農夫可以分配農地,一塊用來種農作物、另一塊發電,正確地使用,就不會帶來競爭。在中國,不只是作物和種電結合,也可以和飼養家禽結合。

 

耶:荷蘭和台灣一樣,很多人抗爭,不願讓太陽能種在農地上。解決方法最重要的關鍵,是增加當事人的參與感。

 

此外,是強化太陽能面板的設計,讓它可以相容於建築物表面,在建築物上種電,例如荷蘭能源研究中心ECN、荷蘭國家應用科學研究院TNO,都已設計出可以印製不同顏色、圖案的太陽能面板,成為兼具發電和美觀的裝潢。

 

其他選項,是把太陽能面板裝在噪音屏障中(例如高速公路兩側),產生電能。我們也在思考透過鐵路公司,把太陽能面板裝在一些閒置的區域。最後,也可以思考水面型太陽能浮動系統,這已經在一些湖面做小規模使用。然而,這樣的裝置會和湖邊的休閒遊憩有牴觸,因此今年起,荷蘭首座示範專區選在海上啟用。

 

不斷創造新產業、新商機 才能壯大再生能源

 

問:若想要有效扶植再生能源產業,您有何建議?

 

費:早年德國沒有任何的再生能源工業、市場、公司,我們必須透過各種手段創造新的產業、新商機,讓再生能源成長更快。○五年德國訂定在二○年的再生能源占比要達百分之二十的目標,現在已經有近乎兩倍的成績,所以再生能源是可以走得很快。

 

最後一點,想要發展再生能源,台灣其實有成熟的科技、製造商技術,十年內要發展為成熟的產業,不是難事。

 

耶:荷蘭最成功的例子是風力發電(不管是陸上或是離岸)和太陽能。兩者的科技成本價格比預期下滑更快;顯然的,不只是受到德國能源政策帶動,也和全球市場、荷蘭發展有關。必須選擇優先順序、發展強項。

 

荷蘭有大片淺海、好的風力環境(雖然台灣的風力狀況更好),除此之外,還促進產業大規模生產船隻,這是為何荷蘭會極力推崇風電。我們也決定放棄某些科技,因為它和其他選項相較、在荷蘭的潛力不大,例如潮汐發電、藍色能源(把淡水和海水混合發生化學作用發電)、聚光式的太陽能等等。

 

以荷蘭經驗,投注在幾種有潛力的能源,勝過在所有的選項上下注,關鍵是要將能源政策結合產業政策。

 

加速淘汰核能、降低碳排 綠電占比20%不是夢

 

問:台灣想在八年內,將再生能源的比率,從五%提升至二○%,在目前太陽能的可用土地面積不足,以及離岸風電技術與產業均缺乏之下,是否真有機會達成目標?

 

費:這個目標不難達成。只要移除障礙。有廢核的法源,應該加速淘汰核能,同步廢除石化燃料,把電動車的電力來源、家戶冷暖氣空調,使用更多風力、太陽能等再生能源發電、降低碳排放。在十到十五年內,把碳排放降到零,是可行的。

 

但台灣必須更多著力在再生能源上。太陽能和風力儲存比較不便,你們可以強化夏日發電的潛力、善用大浪(水力發電),使用所有可行的再生能源,有效率建置相關設施、設備(例如興建大規模的離岸風力發電廠)。如果不如此做,會引來反對者,因為他們需要從舊有方式轉換商業模式,不能無利可圖,這是政府的任務。

 

我在一○年和現任總統蔡英文談過她的想法。我給的建議,就是可以走得更快、更有企圖心。這對台灣經濟有正面影響,也可避免花高成本進口石油、燃煤,又可以創造大量的工作機會和新的產業。如果台灣朝百分百使用再生能源的目標走,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耶: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達到這個目標,的確不容易,然而還是有可能的。荷蘭過去也是這樣設立目標,指出明確的發展路徑,台灣要著手建設自己的再生能源產業,給予優於其他同區域國家的誘因、優勢。如此一來,二五年要達成二○%的再生能源目標,就會是一個轉型的起頭,不是結束!

 

這樣的能源轉型是不可避免的,也會大幅降低再生能源發展的成本,我的建議是,走在轉型的前頭、抓住機會,勝過等待或讓別的國家超前。

 

風力發電

歐洲是全球風力發電的核心地區,其經驗值得台灣借鏡。

延伸閱讀
迎政策作多行情  就從10月開始布局  大選前卡位!老牌台股基金誰最會賺?
迎政策作多行情 就從10月開始布局 大選前卡位!老牌台股基金誰最會賺?

2023-10-11

市場憂通膨再起!投資人該買黃金還是比特幣?專家曝「這工具」才是最佳解:時間拉長更適合
市場憂通膨再起!投資人該買黃金還是比特幣?專家曝「這工具」才是最佳解:時間拉長更適合

2024-12-21

川普變數可期+電子利多加持  預估2025年台股先蹲後跳 金蛇年指數上看28078
川普變數可期+電子利多加持 預估2025年台股先蹲後跳 金蛇年指數上看28078

2024-12-25

今年最強賺一倍!國人瘋買哪些基金?  台股基金績效完勝  收益、科技帶頭衝
今年最強賺一倍!國人瘋買哪些基金? 台股基金績效完勝 收益、科技帶頭衝

2023-12-20

聯準會12月降息後將按兵不動?「川普變數」提高通膨疑慮,投資人選股要留意這數據
聯準會12月降息後將按兵不動?「川普變數」提高通膨疑慮,投資人選股要留意這數據

2024-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