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蔡衍明加入戰局 亂了柯P一盤好棋?

蔡衍明加入戰局  亂了柯P一盤好棋?

2019-08-22 15:13

蔡衍明此回對柯文哲出重拳,對郭柯王結盟的合作計畫,可能產生新的變數,蔡衍明還會出什麼招,都可能牽動後續選情發展。

文/高立南、蕭如敏

 

2020總統大選,會不會出現第3組參選人,成了近來最大的懸疑劇;不過,這齣懸疑劇拖棚到觀眾已經開始不耐煩。正當大家開始顯得不耐之際,旺中媒體集團老闆蔡衍明跳出來加入戰局,增添武打戲碼,而中拳的正是原本試圖主導劇情的台北市長柯文哲。

 

柯蔡一夕翻臉,戲劇張力十足。雖然柯翻臉不認人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了,但這回與蔡衍明翻臉就成了大新聞;畢竟,在兩岸雙城論壇時,柯蔡兩人曾同坐主桌亮相;蔡還自爆,曾與柯文哲有高達10多次的會晤。蔡放膽公開與柯文哲關係後,也驗證過往綠營對柯的質疑,並非完全空穴來風。

 

兩岸一家親 原來有蔡衍明因素

 

蔡衍明直嗆柯文哲,「在我的記憶裡,應該是『我是台灣人,就是中國人』才是我提醒你說的一句話。你記得是在什麼時候?什麼場合?目的是什麼?請柯市長想清楚說出來!」

 

柯營前幕僚坦言,柯為了營造與鴻海前董事長郭台銘的合作氛圍,因而出手追打旺中,結果是「傷人3分,損己7分」。這位前幕僚透露,柯文哲當年參加雙城論壇高呼「兩岸一家親」,引發極大爭議,這段爭議內容其實就是出自蔡衍明。

 

柯當時一開始還轉移話題,宣稱講稿事先有給蔡政府「過目」;但事實上,講稿是在事後才被蔡衍明加上某些談話,柯在去年也承認,「兩岸一家親」是後來加進去的。

 

蔡衍明此回對柯出重拳,正好是柯文哲與郭台銘及立法院前院長王金平3人預計在18日桃園「同框」的前夕,如今郭柯王結盟的合作計畫,可能產生新的變數,蔡衍明還會出什麼招,都可能牽動後續選情發展。

 

據了解,18日的桃園郭柯王3人合體之議,最早是郭台銘陣營主動向柯陣營提出,盼柯營找個適當場合及時機,營造3人「同框」結盟的合作氣氛,就連邀請函都是在郭營要求下,透過柯營向主辦單位索取。

 

因此,3方早在8月初就已初步達成合作共識,公開行程也早已敲定,但郭台銘方面堅持低調進行,發言人劉宥彤對外談話也始終避重就輕、三緘其口,畢竟郭台銘若要脫黨參選,勢必會被冠上分裂中華民國的惡名,消息愈早曝光只是徒增更多不必要的麻煩。

 

但柯營對3人合體則是滿心期待,樂觀看待郭柯王結盟整合一切照劇本演出。不過,柯文哲接受媒體專訪時,卻大爆自己與郭王兩人密會的內容,包括透露郭台銘曾私下邀柯擔任「副總統兼行政院長」、稱對郭較有興趣、形容王金平是「狐狸」及王邀「王柯配」等機密內幕,瞬間又讓郭柯王的鐵3角布局情勢急轉直下。

 

眼見柯文哲管不住嘴巴大肆爆料,郭核心幕僚劉宥彤隨即出面駁斥,郭柯兩人一見面就談條件,以郭的智慧不會這樣;她並直言,柯文哲應該想一想,每天的新聞若都是一些誰要當正、誰要當副,怎樣分配權力位置,也很容易遭到選民唾棄;而王金平也出示見證王柯會面的第3人親筆信函,「打臉」柯稱王邀任副手的消息。

 

3方整合未破局 時間是敵人也是朋友

 

對柯而言,不利的情勢還不止於此,郭台銘於15日上午分別會見扮演國民黨主席吳敦義「信使」的副主席郝龍斌及前陸委會副主委張顯耀等人,這不僅是郭在初選落敗「神隱」滿1個月後,首次與國民黨正式聯繫上線,會後郭郝兩方面更均證實,郭確實不排斥與吳敦義會面,讓藍營內部整合露出一線曙光。

 

只是,正當黨內傳出「吳郭會」可望登場,衝擊郭柯王結盟合作一事後,不到1天時間,郭台銘又立即於深夜在臉書發文,強調他不求名利,無需被摸頭或被安排,對於「吳郭會」傳聞,他不預設立場,也無任何承諾,「我會繼續為中華民國長治久安努力,整合各種力量,為國強民富的目標盡心盡力! 」

 

關於郭柯王結盟破局的說法,郭營強調,郭柯王會面並未破局,近期內3方幕僚會再約時間溝通安排,重申3人已是好友,也願意一起針對台灣的未來發展交換意見。王金平也強調,3人不會放棄合作,只要大家有心,融合的事情應該會逐步地達成。

 

從目前情勢來看,3方仍有意重起爐灶,但在國民黨、對岸甚至時間等多重壓力下,還有多少日子能重整旗鼓,值得外界關切。

 

此外,3方合作的關鍵,還有郭柯之間該選擇何種合作模式,目前郭台銘認為「郭柯配」才有「1加1等於2」的效果,但柯傾向「郭柯合」,特別是失去台北市長這個政治舞台,對柯來說一定會很寂寞。

 

但郭營人士則抱怨,柯文哲的作法完全等於是不做任何犧牲,屆時郭王可能面臨脫黨罪名,但柯達成自己目標,又能藉此壯大自身的台灣民眾黨,這場生意怎麼看都不划算,內部也有懷疑柯是否真的有心要促成合作,還是只為了自己個人利益。

 

柯文哲最急 郭台銘不急於馬上掀底牌

 

了解郭柯王結盟運作的政壇人士透露,從合作布局及時程上,目前確實是柯文哲最著急、王金平次之,郭台銘最不急著「掀底牌」做最終決定,加上郭王兩人尚未對誰出馬角逐總統取得「共識」,因此沒必要趕著與柯一同亮相或舉行郭柯王3方會談。

 

這次郭王兩人取消桃園行程,獨留柯1人唱「獨腳戲」,就是藉此對柯傳達「小警告」的政治訊息,希望柯不要再對外界亂放話,但尚不至於因而影響到郭柯王結盟大局,預計最快要等到8月底、9月初,情勢才會漸趨明朗。

 

柯營觀察,依目前情勢看來,就是等郭台銘做最後定案。如果郭台銘不選,柯營才會討論是否參戰,但歷經近來種種風波,對柯獨立參選情勢已更加不利,因此柯文哲近來公開談話,已朝向棄選總統的方向靠攏,加上柯目前仍有不想當「落跑市長」的心魔,還有台灣民眾黨立委的硬仗要打,屆時若放棄大選,其實也不會令人太意外。…(本文節自財訊588期,詳全文)

 

延伸閱讀:

解析柯P超完美劇本:台民台銘一家親

 

郭王柯鴨子划水 大選懸疑劇換檔上演

 

贏面愈來愈小、口氣愈來愈狂 柯文哲的3道參選難題

 

未來的風場設計變得很重要,讓葉片轉速即使慢,還是能大量發電(例如裝更大的風扇葉片)。這就是關鍵,要讓風小的時候,仍然生產足夠的電力。

 

降低證照取得難度 可提高民眾種電意願

 

問:如何有效增加民眾種電意願?

 

費:可以投入教育系統,政府支持學校、學校幫助產業發展,形成正向的循環。

 

九○年代起,德國投入教育系統,從小的實驗室到研究計畫、相關課程;二○○○年後,知識體系的建置大幅增長,愈來愈多學者參與其中,短短五年內,能源教育的體系有效擴大,只要大家同心,可以走得非常快。

 

另一個是種電證照的制度,法規要鬆綁,使取得相關的證照更容易。

 

耶寧哈

耶寧哈自1997年起到荷蘭能源研究中心擔任研究員,長期擔任能源開發、能源政策評估與市場顧問。(圖片來源/耶寧哈提供)

 

耶:文化差異扮演關鍵角色,以荷蘭整體經驗為例,鄰避效應扮演重要的角色;如果一個消費者沒有得到直接的利益(例如所有權),任何的改變都會被看作負面。此外,面板的設計、放在屋頂上是否好看也是考量重點。

 

再者,民眾需要有參與感,如果民眾感受到決策過程中,自己沒有參與感,或是種電利益在他人(例如電力廠商),會帶來強烈反對聲浪。研究指出,擁有電動車的民眾會渴望自己種電,方便充電,這使他們感到有自主性。因此,要把鄰近的人納入決策過程,並且在經濟上得利(例如擁有部分的太陽能電力設施)。

 

太陽能與農地的關係 要競合不能競爭

 

問:目前台灣太陽能發展,地面型比屋頂型踴躍,造成珍貴農地被占用,怎麼克服?

 

費:第一,不要讓太陽能和農業競爭。最好是讓兩者結合(例如玉米田種電),在太陽能面板下農作也進行,會有很多好處。夏季時,有很多的陽光輻射、雨水不足,種在太陽能板底下,可以保有更高比率的土壤溼度。

 

第二,農夫可以分配農地,一塊用來種農作物、另一塊發電,正確地使用,就不會帶來競爭。在中國,不只是作物和種電結合,也可以和飼養家禽結合。

 

耶:荷蘭和台灣一樣,很多人抗爭,不願讓太陽能種在農地上。解決方法最重要的關鍵,是增加當事人的參與感。

 

此外,是強化太陽能面板的設計,讓它可以相容於建築物表面,在建築物上種電,例如荷蘭能源研究中心ECN、荷蘭國家應用科學研究院TNO,都已設計出可以印製不同顏色、圖案的太陽能面板,成為兼具發電和美觀的裝潢。

 

其他選項,是把太陽能面板裝在噪音屏障中(例如高速公路兩側),產生電能。我們也在思考透過鐵路公司,把太陽能面板裝在一些閒置的區域。最後,也可以思考水面型太陽能浮動系統,這已經在一些湖面做小規模使用。然而,這樣的裝置會和湖邊的休閒遊憩有牴觸,因此今年起,荷蘭首座示範專區選在海上啟用。

 

不斷創造新產業、新商機 才能壯大再生能源

 

問:若想要有效扶植再生能源產業,您有何建議?

 

費:早年德國沒有任何的再生能源工業、市場、公司,我們必須透過各種手段創造新的產業、新商機,讓再生能源成長更快。○五年德國訂定在二○年的再生能源占比要達百分之二十的目標,現在已經有近乎兩倍的成績,所以再生能源是可以走得很快。

 

最後一點,想要發展再生能源,台灣其實有成熟的科技、製造商技術,十年內要發展為成熟的產業,不是難事。

 

耶:荷蘭最成功的例子是風力發電(不管是陸上或是離岸)和太陽能。兩者的科技成本價格比預期下滑更快;顯然的,不只是受到德國能源政策帶動,也和全球市場、荷蘭發展有關。必須選擇優先順序、發展強項。

 

荷蘭有大片淺海、好的風力環境(雖然台灣的風力狀況更好),除此之外,還促進產業大規模生產船隻,這是為何荷蘭會極力推崇風電。我們也決定放棄某些科技,因為它和其他選項相較、在荷蘭的潛力不大,例如潮汐發電、藍色能源(把淡水和海水混合發生化學作用發電)、聚光式的太陽能等等。

 

以荷蘭經驗,投注在幾種有潛力的能源,勝過在所有的選項上下注,關鍵是要將能源政策結合產業政策。

 

加速淘汰核能、降低碳排 綠電占比20%不是夢

 

問:台灣想在八年內,將再生能源的比率,從五%提升至二○%,在目前太陽能的可用土地面積不足,以及離岸風電技術與產業均缺乏之下,是否真有機會達成目標?

 

費:這個目標不難達成。只要移除障礙。有廢核的法源,應該加速淘汰核能,同步廢除石化燃料,把電動車的電力來源、家戶冷暖氣空調,使用更多風力、太陽能等再生能源發電、降低碳排放。在十到十五年內,把碳排放降到零,是可行的。

 

但台灣必須更多著力在再生能源上。太陽能和風力儲存比較不便,你們可以強化夏日發電的潛力、善用大浪(水力發電),使用所有可行的再生能源,有效率建置相關設施、設備(例如興建大規模的離岸風力發電廠)。如果不如此做,會引來反對者,因為他們需要從舊有方式轉換商業模式,不能無利可圖,這是政府的任務。

 

我在一○年和現任總統蔡英文談過她的想法。我給的建議,就是可以走得更快、更有企圖心。這對台灣經濟有正面影響,也可避免花高成本進口石油、燃煤,又可以創造大量的工作機會和新的產業。如果台灣朝百分百使用再生能源的目標走,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耶: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達到這個目標,的確不容易,然而還是有可能的。荷蘭過去也是這樣設立目標,指出明確的發展路徑,台灣要著手建設自己的再生能源產業,給予優於其他同區域國家的誘因、優勢。如此一來,二五年要達成二○%的再生能源目標,就會是一個轉型的起頭,不是結束!

 

這樣的能源轉型是不可避免的,也會大幅降低再生能源發展的成本,我的建議是,走在轉型的前頭、抓住機會,勝過等待或讓別的國家超前。

 

風力發電

歐洲是全球風力發電的核心地區,其經驗值得台灣借鏡。

延伸閱讀
20天內狂掉10萬粉絲!從政最大危機,柯文哲做錯了什麼?
20天內狂掉10萬粉絲!從政最大危機,柯文哲做錯了什麼?

2019-08-22

柯文哲狂掉粉!曾視他為偶像的蔣月惠也脫粉:柯無自己的中心思維與立場
柯文哲狂掉粉!曾視他為偶像的蔣月惠也脫粉:柯無自己的中心思維與立場

2019-08-20

美股上演黑色星期一!史上最大崩盤將至「最糟恐暴跌20%」…大摩曝最糟劇本:僅3類資產可抱
美股上演黑色星期一!史上最大崩盤將至「最糟恐暴跌20%」…大摩曝最糟劇本:僅3類資產可抱

2025-03-11

川普一句話讓美股血流成河!科技股暴殺,Vix恐慌指數飆19%⋯輝達挫5%、台積電跌逾3.6%,台股挫著等
川普一句話讓美股血流成河!科技股暴殺,Vix恐慌指數飆19%⋯輝達挫5%、台積電跌逾3.6%,台股挫著等

2025-03-11

美股震盪、台股面臨年線保衛戰,行情將轉為熊市?回檔後再上漲?林成蔭:可觀察這2點
美股震盪、台股面臨年線保衛戰,行情將轉為熊市?回檔後再上漲?林成蔭:可觀察這2點

2025-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