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勞碌一生,終極目標無非是為了擁有良好的生活品質,並存下足夠的錢安養天年。
不過,根據《今周刊》與施羅德投信在六月底進行的「二○一九企業員工大調查」發現,台灣目前有近三分之二的企業員工對退休財務準備缺乏信心,認為要達到六成的所得替代率並不容易。員工工作大半輩子,卻時常焦慮自己無法安心退休。
台灣勞工退休金的資金來源,多半來自勞保、勞退以及自我儲蓄這三塊,不過勞保既有破產疑慮,現行勞退制度也有長期報酬率偏低隱憂;勞工想要享有較佳的退休生活,似乎只能靠自己理財,無怪乎大部分台灣人,對於自己退休後的財務狀況,都不大有信心。
日韓企業普遍照拂員工
台企額外退休金機制,尚不純熟
我們發現,台灣有少部分的企業,在《勞基法》規定以外,有額外提供員工退休金機制,而這些擁有額外退休金補助的企業員工,一方面對公司的滿意度提升,另一方面對於自己退休金的準備程度,信心也大幅上升。
各國的退休金制度雖然不盡相同,不過在許多先進國家中,企業提供的財務福利,往往扮演了員工退休金準備的重要角色。
例如,美國的四○一(K)制度以稅務優惠,鼓勵員工與雇主提撥薪資存成退休金,雖然各個企業並非強制提供退休金,每家公司的方案也不盡相同,但各家公司四○一(K)的方案設計,卻也成了攬才誘因之一。
根據企管顧問公司韋萊韜悅調查,台灣僅有十八%的企業在法定最低標準外,提供額外退休補充,在韓國與日本卻分別有七○與八四%。台灣韋萊韜悅首席精算師周淑媛表示,「日本有照顧員工終身的傳統,韓國勞工則是立場相對強硬,相較下,台灣企業除了《勞基法》規定的提撥以外,很少額外為員工補充退休金。這種困境,有賴於勞工意識提升,主動在面試時要求企業提供相關福利。」
其實,台灣勞工對於企業提供退休金的期望,已然在悄悄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