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著非傳統的道路,永聯物流開發董事總經理張建泰口中的創新,在外人看來有些天真。但張建泰形容,創新就像在霧中走路,漸漸地,他們會發展出更多的能力,然後在不起眼的地方找到屬於自己的機會。
在台灣的物流倉儲產業裡,永聯物流開發堪稱是一個異類,連永聯物流開發董事總經理張建泰都稱自家公司是「變形種」。但那些外人看來天真且特立獨行的行徑,正是永聯作為一個產業新兵的生存之道。
走到今天,永聯邁入公司成立的第6個年頭,客戶名單攤開來,從國際知名品牌H&M、雅詩蘭黛,到知名電商平台蝦皮、新創公司Boxful、早餐吃麥片都被他給收服。而過去那些過去張建泰聽來刺耳的批評,如今都成了他眼中的驕傲。
明亮、寬闊、整潔的空間,還有時尚的設計,從踏進永聯物流共和國園區的第一眼,就可以明顯感受到與傳統物流倉儲的不同。但一直以來,永聯特立獨行的作法,並非天生反骨。張建泰說道:「每個人都比你提早30年阿,那你幹嘛做一樣的事情?」身為市場後進者要想殺出一條血路,勢必得找出不同的角度。
他舉例,以規模來說,「之前大家都小,你就做大的。」所以張建泰找上資金實力雄厚的國泰集團支持,喊出5年投資300億元的目標。其中單單是瑞芳物流共和國園區的占地就達15萬坪;又或者,當多數人在意的是短期回報率,張建泰就從長期報酬作思考。而當在其他人聚焦在如何做最有效人力調度時,他則是開始研究導入機器人和自動化設備。
「不代表每個東西都有答案,但我們願意嘗試,這樣才有創新。」他說。
但這也意味著,永聯必須得當「第一個」,而第一往往代表高風險。說到這,張建泰展現出「雖千萬人吾往矣」慷慨激昂的氣魄,表示既然要推動新東西,「你自己不願意吞子彈,誰願意吞?」
一名與張建泰相識多年的友人表示:「他不是我見過最天真的人,卻是我見過意志力與熱情最強的人。」
當然,你真要說他太冒險,張建泰也不是那麼同意。「對的事情就沒有風險。」他指各地的違規倉庫和工廠,只要打一通1999就可以檢舉,「偏差的事情才是風險。」他說。
當然,張建泰不是先知,沒有預測未來的能力,什麼才是對的路,他當然也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You try(你只能試)」他說,就算跌倒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每個錯誤都有學到經驗,這樣就不是一個cost(成本)。」而且他這麼問:「一個東西對的機率只有2%,所以有98%不對,你要先就碰到這2個,還是先碰到98個?」
答案是,在達成一百分之前,他寧可先走錯98步:「如果前面2個被我們撞到是對的,我們會愈做愈恐怖,因為不知道那98個出問題在哪。」反過來,當你知道如何避免犯下那98個錯誤,路可以愈走愈穩健。在這樣的認知下,那些可能踩到的坑洞,也就變得不那麼可怕了。
他也這麼對永聯的團隊說:「我們只能push(推動)自己往前走,不能怕人家copy(模仿)我們,copy就代表我們做對了。」更重要的是,別人或許可以踩著永聯的肩膀,直接找到百分之二的正確答案,卻不會知道98個地雷在哪裡。而且作為創新者,他相信永聯可以在別人追上之前,再加速拉開領先差距。
其實創新在他看來,就好像是在霧中走路一樣。雖然有方向,也看得到前方,卻不是絕對清楚。走著走著,「你會自己增加不同功能。」他解釋,之前看清楚是用眼睛看,眼睛看得到的才是真的,看不到的是假的,可是在霧中走路,眼睛功能縮小了,會開始發展用聽的、用聞的,去感覺周邊風險。
畢竟未來有太多的未知數,他認為在霧中前進,其實是很好的訓練。而且經過這樣的訓練,「我們可以做好多東西是別人不敢做的。」而且還未必會付出更高的風險代價。
其實台灣的物流產業在張建泰看來也確實像一團迷霧,但與其說是因為這個產業太複雜難懂,他認為真正的挑戰其實來自太少人花心思去了解、剖析這個產業。也正因為永聯是個新來的門外漢,沒有被既有的框架束縛,才會一路上不停去問那些別人看來很傻的「為什麼」,然後找出還沒有得到解答的問題。而這些無法被解答的問題,就是永聯的機會。
「我們可以從不起眼的東西找到著力點。」他認為這讓同仁體認到自己有改變的能力,而不必然只能屈服於現況。張建泰說:「我們在這裡做對的一件事情,可能是在這家公司創造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