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政府未允許線上博弈產業,但過去3年,中國、香港等資本前仆後繼來台,
以遊戲設計、文字客服等名義設立公司,
高出行情2到5成薪資,向30歲以下年輕人招手;
在台灣低薪環境下,已至少有3萬名年輕人投入這個充滿爭議和投機的行業。
這些博弈公司是如何登陸台灣?又怎麼吸收人才?
(圖說:這張照片拍攝於晚上10點後。入夜的台北內湖科技園區仍舊燈火通明,亮燈的房間,多數是要維持24小時不間斷服務的博弈公司。)
這天是迪倫(化名)到職半年的紀念日,也是升為組長的日子。這是她的第一份工作,公司坐落於台北市內湖科技園區,就在捷運站旁。
中段私立大學資訊系畢業的她,履歷沒得到太多公司青睞,少數找她面試的,是幾家「線上文字客服」公司;網站上清一色寫著「不需任何相關經驗,起薪四萬元,年薪保障十三個月,每季有獎金和補貼」。
第一份工作能領到近六十萬元的年薪,相較於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的工業及服務業受雇員工(每月)薪資中位數:四十七萬元年薪,已經勝過半數台灣勞工,對她很具吸引力。
但面試過程中,她心底卻跳出不少疑問。當初照著人力公司提供的資訊按圖索驥,她到了A公司面試;順利通過後,她轉往類似住家的公寓裡接受培訓;結訓後,卻被派到B公司上班。A、B兩家公司不僅名稱不同、地點不同,表面上也看不出任何關係。
試用期間,迪倫開始正式擔任文字客服,卻發現自己用的全是簡體中文,回答的都是賭博術語,「提現、交易、充值」,原來公司就是在經營線上博弈,服務的是中國賭客。為了達成績效,她在短時間內熟記中國慣用語彙,一邊在遠端調閱賭客的交易憑證,一邊在時限內回應賭客關於「流水」(指有效投注額)和提現等問題。
半年內,公司業績蒸蒸日上,她的客服同事從個位數一下擴大到三、四十人,迪倫自己也被升為小組長,負責照管客服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