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核心AI技術、設立AI培訓課程、協助AI改善社會的計畫成真……
Google致力於AI大眾化,除了讓世界更好,背後還有什麼商業思惟?
二○一六年AlphaGo與棋王李世乭一戰,至今仍讓人津津樂道,也是許多人對AI(人工智慧)關注的開始。但Google投入AI當然不只是為了下棋。從糖尿病眼疾、肺癌的診斷,到洪水預警、拯救雨林及瀕危物種保育……,Google AI應用觸角之廣,儼然已經從一個科技宅,化身為救世主的角色。
「我們相信AI可以協助處理一些最困難的社會和環境挑戰。」負責帶領Google AI研究團隊、被視為AI大神級人物的傑夫.迪恩(Jeff Dean)指出,「這不只發生在電腦科學,也包括過去那些你沒預期可以用AI解決的領域,如健康照護、環境保育或農業。」
七月十日,Google在日本舉辦Solve with AI論壇,「大神」迪恩點出多個極具潛力的AI「庶民化」應用,並也讓人看到Google打造全方位AI生態系的策略及野心。
他以印度理工學院三名學生開發的App 「Air Cognizer」當例子,指這個應用在不須擁有精密感測工具的情況下,只要拿起手機對著天空拍一張照片,透過AI影像分析,就可以判讀所在環境的空氣指數,是否達到可以出門的安全標準。雖然產品還未臻完美,但已經可以看到未來潛力。
不是專家 也能輕易上手
事實上,這樣應用的出現,也正是過去三年多來,Google AI團隊積極努力的一大目標。他們想讓那些艱澀難懂的AI技術,不再只是專屬於少數資訊專家可以研究和應用的工具,而是能被更廣泛應用在不同領域,解決更多問題。
為此,Google一方面持續從技術面研發,努力讓AI變成一個更大眾化、平民化的工具,一八年推出的「AutoML」人工智慧技術平台,即是號稱不需要AI專家也能輕易上手;與此同時,Google也從教育宣傳和應用面向著手。